崇祯十二年十一月兵部宁武关李辅明部兵噪事题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

 

  纵37厘米 残横294厘米

 

  档案记载:宁武关守军“薪饷欠至八万有余,每月以一万计,即当欠至八个月”,“不但兵无饷银,抑且马无料草”,因此发生士兵哗变。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战事频仍,灾荒连年,民无食、军无饷,因长期拖欠粮饷而引发的兵丁闹事层出不穷。崇祯皇帝之所以特别重视宁武“兵噪”事件,是因为当时陕西的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而宁武关是出山西、进攻北京的要塞,守军一旦倒戈易帜,会对京师造成极大威胁。所以他在崇祯十二年(1639)的圣旨中严命山西总督和巡按御史“确查速报”,而且一再严厉催办:“确查兵哗缘由,或因缺饷,或别有情节,所关非小,岂容徇饰。”山西总督与巡按御史遵旨核查,“兵哗”确因欠饷引起,并非“别有情节”。

 

  宁武关,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地处山西省西北部,汾河与桑干河上游,内长城南侧。明景泰元年所筑,东连雁门,西接偏头,于太原三关(即外三关)为中路,太原镇总兵初驻偏头,后移驻于此。

 

  李辅明,辽东人,累官副总兵。崇祯八年(1635)从祖宽追剿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明年,追破贼于滁州。叙功,加都督佥事。十二年(1639),擢山西总兵官。宁武关兵噪事件,即发生在李辅明任山西总兵期间。

 

  这件档案虽然有残缺,但对于明史研究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