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名家作品《瑶池仙庆图》 飘逸洒脱

这件《瑶池仙庆图》是元代画家张渥的代表作,其纸本设色,纵116.1厘米、横56.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体现道教文化精神的作品,张渥博通经学,多才多艺,屡考科举不中,又屡屡失意于仕途,遂寄情于书画。他擅长白描人物,且很有与众不同的风格,故留下了一些白描及浅设色人物画,颇得后世佳评。这幅画不是单纯的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山水为辅的情景绘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瑶池仙庆图

该画取竖式构图。画中左侧陡崖矗立,古树峥嵘。画的下部,表现的是临水岸边一组人物的情态。九个人物形态各异,其中四位白发的老者,或拱手朝天相迎,或抬头仰望,均显出了极其虔诚的样子。而几个不懂事的童子,惊异而好奇地用手指点着。那个怀抱琴囊的小孩仰头凝望的憨态,生动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顺着人们的视线望去,原来有仙女凌云而过。脚踩祥云、头戴华冠、髻发于顶、衣带飘举的女子就是道教神话中的西王母。只见她双目低垂,神态怡然,犹如容颜绝世的美女一般。她的后侧有侍女相随,手中捧着数枚3000年一熟的仙桃。

此图是一幅道教故事画,作于元至正辛巳年(公元1341年)。传说中瑶池是西王母的寓所,此画描绘了群仙前往瑶池为西王母祝寿的故事,有吉祥庆寿的寓意。传统的中国人物画,不乏表现此类神话传说的作品。传统中国文人画家以他们深厚的艺术修养、扎实的绘画功底和浪漫主义的情怀,赋予此类绘画作品很高的艺术性,使作品内容所蕴含的精神性与绘画艺术丰富的表现性完美结合,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此画上下两组人物的精心安排和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的精神向往,细腻的构图将作者对仙人追崇敬慕的情怀揭示了出来,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另外,笔法的处理上也因人物的需要而有区别。地面上凡间人物的线条简括、少晕染,只在衣服的领口、袖口或下摆处着以淡墨或石绿,孩童的稚拙与老人的古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表现天上仙女的线条,流畅而灵动,潇洒又飘逸,生动地塑造了理想中的西王母形象。至于山石、树木、湖水,只是为表现仙人设置的衬景,故只进行了一般的勾勒或晕染。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