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63件文物精品亮相南宁博物馆 将展出至6月17日
2018-05-18 14:19:51 作者:陈蕾 来源:南宁新闻网 已浏览次

各种国宝级文物,带观众走进一场文物盛宴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赖有光 摄
昨日,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心仪广西 六十国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物博物馆事业成果展》巡展启动仪式暨首展开展仪式在南宁博物馆举行,在为期一个月的展期中,观众可以一次性欣赏到广西区内10多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珍藏的63件文物精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国宝级文物,更不乏各馆的镇馆之宝。
广西山川秀丽,人文历史悠久,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经过60年的努力,广西在古生物、古人类、史前文化以及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为构建广西历史发展序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文物则是大自然演变和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重要物证。
目前,广西收藏文物的国有单位有264家,文物97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284件、二级文物3785件、三级文物36029件。此次展览汇聚了广西区内10多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的63件文物精品,并从考古发掘、藏品体系、保护修复、场馆建设、陈列展览、学术研究、文创开发7个方面,为公众献上一个展示成就、欣赏国宝、共庆华诞的文物精品盛宴。
据悉,该展览在南宁博物馆展出时间为5月17日至6月17日,完成首展之后将继续前往桂林博物馆、柳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进行巡展。
镇馆之宝推荐
羽纹铜凤灯
——自治区博物馆 藏
年代:西汉
来源:合浦县望牛岭M1出土

该灯采用了汉代分铸法,纹饰采用西汉时期流行于岭南地区的一种新兴錾刻花纹工艺。灯作凤鸟形,顾首回望,双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足与尾形成鼎立之势以支撑灯身。各部位轮廓清晰,比例匀称,通体细刻羽毛,精致美观。
凤鸟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烟尘。当蜡烛点燃,烟灰由颈管导入腹腔,最后溶入腹腔水中。这种将环保思想应用于灯具的设计制作,是汉代首创。类似功能的灯具还不断地被发现发掘,如河北出土的长信宫灯等,说明利用清水净化烟尘的科学思想在西汉时期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南宁博物馆 藏
年代:元代
来源:1980年广西横县农科所出土

在传世与出土的元青花瓷器中,除一批绘有飞禽瑞兽、花卉莲池等构图严密、笔法工整,且体量颇大的制品甚为精美外,另有一类绘有人物故事图的器皿同样精美绝伦,但却传世甚少,该罐便是全世界公认的9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之一。
其画面取材于元代尚仲贤的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讲述的是单雄信打败段志玄后,欲追杀秦王李世民,尉迟恭策马持钢鞭赶来救驾的情景。青花采用元代以后逐渐失传的苏勃泥青,将画面的宏大和细微之处完美诠释。
羽人铜灯
——梧州市博物馆 藏
年代:东汉
来源:1973年梧州市大塘胜利酒厂鹤头山三号墓出土

羽人铜灯由灯座、灯柱、灯盘三部分组织,可以离合。灯座用镂线刻有三勇士各骑怪兽飞跃奔腾的图案,中间为一身披羽毛的高鼻异国士,双手按膝,头顶龙首柄支撑上面的灯盘。灯盘通体素而无纹饰,盘中立一针柱以插烛。
汉代道教盛行,羽人作为汉代艺术中一种特殊的人物造型,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该铜灯的出土既反映了汉代梧州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也表现出当时的人们渴望“羽化成仙”的生活向往。
青花云肩“一路清廉”婴戏图梅瓶
——桂林博物馆 藏
年代:明崇祯
来源:桂林靖江王陵区发掘出土

梅瓶作为一种具有储酒实用、陈设装饰灯多种用途的器物,始见于唐代,元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大量烧造而日趋风行。明代靖江王治桂林,传十一世、历十四王,存世280余年,桂林也由此成为岭南政治文化中心。
该件梅瓶图案极富特点,颈部饰云肩,腹部主题图案描绘一群儿童在戏耍的场面,因图中多与荷莲有关,故取意“一路清廉(青莲)”“连生贵子”等,整图线条流畅,人物造型生动,构图精巧,场面博大而不显冗繁。
云雷纹铜角形杯
——柳州博物馆 藏
年代:西周
来源:1984年在柳州地区五里卡废旧仓库拣选

角形杯是一种造型比较特殊的尖底饮用器具,其外形多模仿兽角,主要是牛角或犀牛角,材质有陶瓷、青铜、玉石、骨、角等多种。这件青铜材质的角形杯制作极其精美,整体似牛角状,器壁薄,腹中空,腹部以云雷纹装饰为主。
作为南方少数民族用来招待贵客时所用的酒杯,这只酒杯容量近三两,没有配杯座,客人喝酒时须一饮而尽。
四海六楼陶城堡
——贵港博物馆 藏
年代:东汉
来源:1982年12月贵港市铁路新村3号墓出土

在贵港出土的汉代墓葬文物中,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要特色,其中又以陶屋最为突出。这件陶城堡四周高墙环绕,高墙盖瓦遮护。城门上是四坡顶门楼,门楼前后各设一个方门,各有一俑持械守卫。城墙四隅各设一个攒尖顶角楼。
城内左右各置一座陶屋,其中一座为单层结构,另一座陶屋为两层楼阁式,两层之间设阶梯相连,底层作敞开式。室内一俑凭几端坐状,一俑捧物站立,一俑跪伏于地,两座屋均设檐廊。这座精致的建筑模型,折射出汉代浓浓的生活气息。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