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走进博物馆”摄制组赴息县探访息国故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前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5月12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走进博物馆”大型文化系列节目摄制组,赴息县对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息国故城(又名古息城遗址)进行实地探访,同时对息州州衙谯楼、息夫人大道及息夫人塑像进行实地外景拍摄。此次探访是继对信阳市博物馆部分馆藏带“息”字铭文青铜器及后李村商代“息”族墓地外景拍摄的继续。旨在以“息”字渊源考证,展开对“息族”“息国”、“息夫人”“息氏”的探讨,通过解读文物、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彰显爱国情怀,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息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磅礴大气的中原文化与灵动浪漫的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和豫风楚韵的文化特色。夏、商时期属豫州,商代即存有息方国,公元前1046年封西周姬姓息侯国,公元前682年楚灭息在华夏大地上首次设县,古今相延不易其名、不改其治,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华第一县”。息侯子孙缅怀故土“以国为氏”是“息”氏的发源地。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罗山县莽张乡天湖村后李村发现22座商代息族墓地,共出土商代青铜器219件、玉器75件、陶器26件、石器2件、漆木器10件、丝织品1件,其中有铭文铜器40件,“息”字铭文共26件。青铜器与安阳殷墟相同或相似,其中的息父辛鼎、鸱鸮提梁卣、圆圈云雷纹尊、饕餮纹单、獠牙纹钺、尹斗等均为国内罕见精品。其文化上也表现在与中原文化的一致性,而漆木器、几何印文硬陶罐和连弧分裆甗等都很少见于中原文化,则又表现出其文化的独特性。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