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图》:北宋花鸟画新风的体现
双喜图崔白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崔白(1004—1088),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擅画花竹、禽鸟类。熙宁初年受宋神宗赏识,补入图画院学艺。他的花鸟画清淡野逸,一改宋初以来黄筌父子开创的富贵浓艳风格,推动了北宋花鸟画的转型。
《双喜图》,纵193.7厘米,横103.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中秋风呼啸,枯草伏地,空旷的原野一片萧索。一只褐色野兔立于土丘旁回头向上方张望,原来是一只喜鹊(实则近似绶带鸟)停在树枝上俯身鸣叫示威,似乎在向野兔宣告此处是自己的领地,另一只尚未停落,在空中张开双翅前来助阵。三者互相呼应,草木迎风倾倒,S型构图紧张而富有律动感。
绘画技法上,崔白在继承徐熙、黄筌二体的基础上,颇具新意。崔白成长于安徽一带,深受徐熙风格影响,闲淡野逸,多表现南国林木丛中的花鸟。其技法集前人之大成,并将一些山水画中的技法运用到花鸟画中来,山石树木多半工半写。《双喜图》中右下方的土坡,以干笔淡墨粗勾,顺着坡向略加几笔皴擦,表现出南方土坡的质感——多雨冲刷,坡面平滑;土质山坡,少突出石砾棱角。画中的竹叶虽双钩添色,但用笔颇为潇洒,笔力亦显功力。古树的枯叶与下方的草,虽简单勾画,但迎风而飞的姿态分明,可见花鸟绘画中的细节。
崔白在《双喜图》中发挥写生精神,探索花木鸟兽的生动意趣。褐兔和二鹊的描绘十分精细。兔子毛发腹背质感有别,腹部毛发晕染为主,故松软蓬松,背部采用细笔丝毛,根根可辨。二鹊因姿态不同,展示出的羽毛也不同,已停落的作俯身之姿,露出背部羽毛,乌黑光洁;尚在空中的展翅欲收,与风的力量对抗更显其凌空之姿,里面的羽毛露出,洁白硬朗的飞羽与柔软的腹羽形成对比。可见画家对动物毛发质感的把握相当纯熟,与黄氏工整细致的画法相似,但是摆脱了之前的程式化,更加生动自然。可见崔白在写实中兼顾形、神,通过对形的细微刻画来营造一种特定的意境,画面扣人心弦。
崔白之前,北宋画院的花鸟画家皆以习得黄家父子为荣,虽然徐熙的野逸之风在五代也风行,却不足以影响画院的主流画风。崔白的出现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画院花鸟画风格的转折点。通过《双喜图》可以看到,崔白画风对当时画坛是一次突破,崔白深入写生、大胆独创,把花鸟画带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