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实施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非常重视。

  据介绍,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始于2005年,至今已有10多年的时间,通过开展建立老房子数据库、抢救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使杭州逐步形成了以文脉保护、民生改善与城市有机更新融合发展的“杭州范例”。

  去年12月,杭州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

  作为牵头单位,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开拓创新,积极有序推进试点工作,拟定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方案于2018年5月11日起正式实施。

  方案显示,杭州的历史建筑保护应遵循应保尽保、活化利用、文化引领、传承创新和公众参与五大原则,拓展历史建筑普查、建档、挂牌工作,提升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水平,培育多种类型的活化利用成果,积极推进保护利用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拓展历史建筑保护的资金渠道方面,杭州将采取财政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双管齐下”的方式。

  湖边邨就是社会资金进入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领域的代表之一。

  据了解,湖边邨建筑群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当时联排式里弄住宅群的代表之一,也是杭州建成较早、规模较大、较为完整的新式石库门里弄建筑。时任民国安徽、浙江两省公路总督张义纯是其第一任主人,后又租借给修建浙赣铁路的高级职员、中国盐业公司浙江分公司和杭州市政府等使用。

  2010年,湖边邨的保护修缮工作正式启动。据介绍,湖边邨的修缮工作主要由一家民营企业负责。经过一番修缮,该企业把湖边邨打造成为西湖边的小型精品酒店使用。

  湖边邨建筑群的改造,将西湖景观、历史人文和商业有机结合,既保护了历史原有的建筑风貌,又利用其获得更大社会价值。

  近年来,通过及时抢救、科学修缮,主城6区(即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的历史建筑修缮率已达90%以上。截至目前,杭州已有364处建筑被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其中32处上升为文物保护级别。(记者 许晓蕾 通讯员 房轩中)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