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 笔墨传情---记著名书法家郭方东
2018-05-14 14:53:46 已浏览次
做事勤奋踏实,张驰有度;做人谦虚低调,品行端正;书法稳重老练,颇有成就。他就是山东艺术界眼中的《东临书院》主人郭方东。

从师学艺“不言苦”
郭方东,男,1973年生,笔名般若(bore),东临书院主人,祖籍历史古城台儿庄,现居青岛。自幼受儒学教育及家庭熏陶,博学多识,极富艺术天赋,酷爱书画。他从小爱好书法,久练不得其法。后经友人介绍认识了着名书法家岳石,受其指点,不断进步。
2004年,对于郭方东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他是最优秀的一批参加系统学习的学员。他先后学过颜真卿的勤礼碑,魏碑张猛龙,隶书张迁碑,石门颂,邓石如小篆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点画结构到章法都进行认真学习,多年练习的作品就有厚厚几筐。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受老师影响,对草书情有独钟,并从章草开始,先后临摹皇象急就章,索靖月仪帖,章草草决歌达6年之久,最后才临小草孙过庭书谱。上追古贤,今学名家,并逐渐自成风格。

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郭方东舍得吃苦,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不管春夏秋冬,他一直勤学苦练;数九寒冬,他坚持练习,有时练得手都冻坏了;盛夏酷热,虽然练得大汗淋漓,但他依然不想把笔放下。他刻苦学习的精神深得老师的高度赞许,一有机会,外出参加书法活动,并有幸结识与求教了很多书法名家,“勤学苦练终有成”。这些年,他的书法作品参加过不少作品展。
在郭方东的从师过程中,不但艺术造诣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在做人方面也深受老师影响。在艺术界,特别是山东艺术界。他常教导学生说:学习书法艺术,一要有奉献精神,要把一身都奉献给书法艺术;二要有牺牲精神,要耐得住寂寞,把一切游玩的时间都牺牲。学习书法还要做到“勤,博,新”。恩师的谆谆教诲激励着他努力前行。在与艺术界前辈们的接触中,他视野更加开阔,艺术进步也更大,并得到许多名家的帮助和指点。经常“爱心创作”,以此回报社会,受到社会各界人员的“高度好评”。
悟出真谛“勇向前”
如今,郭方东已是世界华人艺术联合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齐鲁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文史馆研究员、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一级书法鉴定师。经过多年磨砺,他对书法有了更深体会和领悟。虽然在业界已“小有名气”,但他依然一如既往,像“小学生”一样,虚心地学习和练习书法,一直在书法道路上奋勇前行。
郭方东临习了孙过庭书普、王羲之十七贴、怀素《小草千字文》,他特别钟情索靖的《月意贴》章草,并吸取其他书法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认为,中国书法以草书最能代表书法艺术性,在学习书法临摹中,临摹古人的碑帖一定要用“绘画的写生观去临习”,把古代的“经典”看成是“自然景观”,以“写生观念”和自己的感觉对其进行写实,写意,创作的临习,这样才会写出真正自己的东西,才会有自己的精神面貌和灵魂,时间长了,也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他认为,初学书法的人要注意三点:一是笔法(执笔法、用笔法);二是笔势(点画的结构顺序);三是笔意(意境、情性)。草书特别注重情性,书法是用线条体现意境,也是书法的生命。在书法体系中,他还打了一个比喻:“篆书是爷爷,隶书是父亲,草书、行书和楷书是三兄弟”。“章草是草书中的楷书,小草是草书中的行书,大草才是真正的草书”。他领悟,草书最能代表书法艺术,而草书是伴随着隶书的发展而形成的,在相互传阅中发展,到汉朝才有些名气,而张芝最具代表,被称为“草圣”。草书虽然看起来奔放随意,其实在创作中用笔结构要求相当的严谨,不能臆造。
郭方东先生认为;“当今社会,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但学习书法可以让人心境更加开阔和沉浸,艺术对人的精神和人生都是一种修练,提高人的精神享受。”为了丰富自身艺术修为及表现形式,他还经常去全国拜访名家,“以求书法表现形式上完善自身。”
郭方东书法经过几拾年的临池积累,古韵厚重的书风,倍受社会各界人士珍爱,并纷纷予以收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