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红色歌仙”牺牲前高歌“敢去上刀山”
2018-01-10 09:42:52 作者:董强 来源:解放军报 已浏览次
重访古田,一位年仅15岁就为革命牺牲的小姑娘,令人久久为之感动。
她叫张锦辉,永定县金砂西湖寨人,天生一副金嗓子,14岁担任红军游击队宣传员后,自编自唱《救穷歌》《农民苦》《土豪恶》等山歌,被誉为“红色歌仙”。1930年农历4月14日,张锦辉不幸遇袭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4天后,敌人把她押赴永定峰市墟场枪决,墟场人来人往,小英雄大义凛然,一路引吭高歌:唔怕死来唔怕生,天大事情妹敢担;一生革命为穷人,阿妹敢去上刀山……
这位“红色歌仙”让人想到了后来的刘胡兰,想到了革命与宣传,也想到了文艺与战斗。
当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随着队伍不断壮大和国民党反动派对延安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农民负担越来越大,逐渐产生了一些怨言和不满情绪。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审时度势,实施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要求部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巩固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时任中宣部教育科长、鲁艺副院长的赵毅敏,动员中宣部机关干部和鲁艺的知识分子一起学习扭秧歌,时间一长,干群之间那一层隔膜慢慢不见了。一次劳动英雄表彰大会,赵毅敏带领部队秧歌队与安塞老百姓的秧歌队一起扭,会场上欢歌笑语,一片欢腾。群众称赞:“还是共产党和咱们穷人心连心,咱们穷人不跟共产党跟谁?”
后来,秧歌舞几乎成了革命和延安的代名词。有人形象地解释“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扭着秧歌进城。以至于台湾“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局长沈之岳,1965年给时任“台湾省主席”黄杰写信提到大陆中共政权时,还以“秧歌王朝”相讥讽。
文艺的特殊作用,文艺的阵线对垒,由此可见一斑。
这是一幅让人倍感温馨的老照片:国画大师徐悲鸿聚精会神地为一名海军士兵画像。照片拍摄者,是时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爱萍。
海军士兵名叫赵孝庵。两个月前,即1950年7月11日,他所在炮艇执行警戒巡航任务时,与国民党军队的炮舰发生激烈战斗,全身6处负伤。炮艇下沉时,赵孝庵果断组织幸存战友穿上救生衣,带着重伤,依靠救生圈与海浪殊死搏斗10多个小时,泅渡返回防地。事后,赵孝庵荣立一等功,获授“甲级战斗模范”光荣称号。赴北京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前,张爱萍请徐悲鸿为立功人员画像,大师神情专注,士兵略显羞涩。张爱萍连忙举起相机,快门一闪,艺术家和英雄浑然天成地定格在一起。
在前不久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文艺老兵阎肃说,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
置身古田,抚今追昔,更感阎老的话道出了革命文艺、军事文艺的一些特质,这风花雪月与人的命运相连,攸关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的性质,总是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有时是“红色歌仙”——唱出百姓心声的歌,鼓舞斗志,让人不怕死;有时是“秧歌王朝”——扭在一起的舞,血脉相融,让军民更亲;有时是“英雄画像”——摹写时代风采的画,催人奋进,让心中充满明媚阳光。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