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越窑青釉贴神人瑞兽唾壶
此壶高8.3厘米,口径9.4厘米,足径8.5厘米。
器造型端庄,釉汁莹润。肩至上腹部压印由菱形网格纹组成的宽带纹与倒三角图形,主题图案为堆贴朱雀、双凤、仙人骑神兽、辟邪的模印纹。纹饰规整,小小菱形网格中,细如游丝的十一根纵横线条(横五纵六)根根清晰,为同类纹样中少见。而三角形图案之美,主题装饰之精湛,亦为同期青瓷中罕见。
“唾壶”,即“渣斗”,属卫生用具,因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所出有“女阴侯唾器”铭的漆唾器,故又名“唾器”(汪庆正主编《简明陶瓷词典》)。在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上,对唾壶的诠注为:“古代贵族宴饮时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有渣斗之称”(见《中国古陶瓷图典》之“唾壶”、“渣斗”条目)。上述文字表明,先民遗赠给今人的“唾壶”,其实蛮有品位:当时不仅被尊为桌上之物,还贵为“宴饮时”所用。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在无数饱经沧桑的各式高古瓷中,而能被当今工具书明确为贵族用器的,大抵上仅此一款。
中国的许许多多瓷器,烧造之初,并非为观赏,而是实用。为炫耀主人身份,为显示宴请者品位与客人档次,上流社会在酒席宴上当然不能只见鱼肉,而没有一些诸如承放鱼刺或骨渣的容器。于是,便有了酷似商周青铜尊造型的唾壶。唾壶外观越漂亮,装饰越考究,讲究体面的王公贵戚则越感到有面子,似乎于食欲亦大有好处,这该是古代唾壶、包括唐宋唾壶,之所以被制作得如此大气如此玉滑的真正原因,亦是后世明清官窑,仍然多见渣斗生产之缘故。
器身里外施灰青釉,釉层均匀、致密。釉面上还错落有几绺因年代久远而自然形成的冰裂纹和牛毛纹片,此为鉴真的重要依据。另外,器上的土沁分布合理;足端上的垫烧痕流畅,这亦是辨认要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