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件磁州窑瓷枕亮相河北:共赏“枕”上风雅

  80件磁州窑瓷枕21日亮相河北博物院,集造型、绘画、诗文于一身的瓷枕,带观众品味“枕”上风雅。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其中心窑场位于河北省南部。这里古属磁州,故名“磁州窑”。陶瓷枕始于唐代,宋、金、元时期达到鼎盛。瓷枕除了随葬外,更多为夏季午休纳凉之用。

  此次展览所展瓷枕分花鸟虫兽、人物故事、诗词文字三大类别,以河北本地磁州窑产品为主。磁州窑于宋金时期达到鼎盛,所产瓷器装饰技法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其中一件金代八角形枕,绘有蜘蛛、蜜蜂和数株小草。“蜂”与“封”谐音,“蛛”与“诸”谐音,此枕通过谐音手法蕴含了“封诸侯”、功名利禄指日可待等吉祥祝福。

  在造型上,虎枕为此次展览的一个小系列,有呈卧虎形状的虎形枕,“老虎”四肢匍匐,背部为腰圆形枕面;也有整体造型呈虎头形的虎头枕,虎头造型立体逼真;也有在枕面上绘有虎形图案的瓷枕,形状惟妙惟肖。

  据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陶瓷组)穆青介绍,部分瓷枕中展现的鱼、芦苇、鹭鸶、鸭子等与“水”相关的题材,可以侧面反映当时磁州生态环境与南方相似,水系发达、水塘密布,而虎、鹿题材的大量出现也可侧面反映当时太行山植被较好,有大型猛禽出入。

  磁州窑瓷枕还有一部分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如展品中的金代三彩“柳毅传书”长方形枕,枕面上可看到一位书生和一名女子拱手告别,书生手捧书卷,女子身后隐现吃草的绵羊。反映了书生帮助牧羊的洞庭龙女传递家书的场景。

  穆青称,此次展览中大量私人藏品集中亮相,如此规模在河北尚属首次。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