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将出炉“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

  中国国家文物局14日在其官微及官网全文发布了《追索海外文物绝不能再让“亲者痛”》(以下简称“《追索》文”),该文出自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教授霍政欣之手。此外,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将发布“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文物在中国境内不得拍卖。

  《追索》文指出,以此次虎蓥拍卖为例,尽管英国拍卖机构的行径已引起多方谴责,但从法律角度来看,现阶段启动法律程序追索并非理性选择。目前的两项国际公约(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制定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的《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支持文物原属国追索流失文物,但它们均无法适用于虎蓥。前者因为英国2003年才批准加入所以“法无溯及力”,后者英国则还没加入。

  《追索》文认为,尽管追索海外文物面临严峻的法律环境,但中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和个人仍然可以积极作为。

  首先,对大多数当代非法流失出境的文物应及时依据国际条约机制进行追索。

  其次,对于虎蓥这样的历史流失文物,主管机关应及时发声,表明中国立场。此次国家文物局对虎蓥拍卖所做的严正声明,就能为今后可能进行的追索行动奠定基础。

  再次,对于非法流失出境的文物,中国的机构和个人应该拒绝参加商业拍卖。

  事实上,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也在日前指出,在谴责英国相关拍卖行不道德行为的同时,我们要做好两件事。一方面,国家文物局近期将发布“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在国内市场集中公布外国政府通报的被盗文物信息。上述文物,在中国境内不得拍卖。另一方面,要更加爱护和珍惜本国的文化遗产,密切关注国家文物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的“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平台”,在文物市场领域为国家文物安全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