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银鸡冠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 辽

 

  盛水器

 

  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出土

 

  高26.3厘米、口径5.5厘米、底长21.2厘米

 

  此壶提梁作鸡冠状,中有一孔,壶盖与壶身以银链相连,盖面錾刻四瓣花纹,口缘錾刻8个四瓣花纹。壶颈较高,环刻缠枝纹。壶身起鼓,两面錾刻图案相同:两个相套的菱形图案,边框由花瓣和联珠组成。外层菱形图案之外四角各錾刻一组缠枝花草,内层菱形图案以鱼子纹为地,正中錾刻一只卧鹿,神态安详自若。鹿前后上下各錾刻山石、水波,犹如仙境。壶身正面呈三角形,三条边仿皮绳纹,鱼子纹地,上錾有上下交错的四瓣花纹,左右对称,共24簇。契丹族的金银器制作受唐朝影响较大,但器形和装饰花纹又具有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格,此鎏金银质鸡冠壶是辽代金银器中的精品。

 

  这件银鸡冠壶1979年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郊的城子公社,同时发现的还有两件鎏金鱼龙提梁银壶。1976年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曾发现一批唐代鎏金银质器皿,有4件银盘、1件双鱼壶和1件圆罐,其中的鹿纹银盘铭文说明该银盘是唐宣州刺史刘赞向朝廷进献的贡品。对比两批鎏金银器可以发现,城子公社出土的鱼龙提梁银壶,在鱼龙的布局、纹饰及錾刻工艺等方面都和锦山出土的双鱼壶十分接近。尤其是这件鹿纹银鸡冠壶腹部的鹿纹,在鹿的形象、姿态等表现手法上与锦山出土的鹿纹银盘几乎一致,这说明辽代早期金银器制作工艺受唐代金银器影响很大。同时辽代金银器在继承唐代工艺特征的基础上又融入本民族的风格,比如锦山出土的唐代双鱼壶器身扁矮,颈部稍短,大口,而城子公社出土的辽代鱼龙提梁壶则器身较高,长颈,小口,使内装液体不易散溢。同样,这件辽代鎏金鹿纹鸡冠壶形如马镫,更具契丹民族自身的特色。

 

  ( 撰文:陈克双 )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