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敕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 西夏

 

  通高18.5厘米、直径14.7厘米

 

  此敕牌为青铜质,由两个圆形青铜牌组成,以牙口咬合,两片之间形成空腔,上端附扁方形提钮。一片青铜牌外侧刻回曲花卉纹,纹内双线阴刻西夏文“敕”,另一片刻有四个西夏文字,译作“敕燃马牌”,意思是“敕令驿马昼夜疾驰”。

 

  目前已见的西夏符牌有二十多面,多为传世品,大体可分为三类:1、“敕燃马牌”,除此牌外,西安市文物管理处也收藏有一面,其形状、文字、花纹与此牌基本相同,仅直径略小,文字笔画也略有差异。“敕燃马牌”或即“信牌”,西夏文辞书《文海》中汉译为“信牌”的西夏文是由“面”和“信”两个西夏字的各一部分组成,意即见面相信,注释为:“此者官语执者,诸人所信名显用,迅速紧急之燃马上用,故名信牌也。”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发现的西夏文《敕牌赞歌》也说明此种符牌就是西夏王朝传递紧急文书、命令的信牌。2、“防守待命”牌,现传世6面,均为圆形,直径5厘米左右,正反面皆有文字,正面是西夏文“防守待命”四字,背面为佩戴者西夏文名,是西夏军营中守御者的标志。3、“内宿待命”牌,传世多面,一般为长方铲形,长约5厘米,宽约4厘米,上有穿,可悬佩,正面文字多为西夏文“内宿待命”四字,背面为西夏人名或“番号”,也有形制较大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面长9.5厘米,宽6厘米的青铜牌,正反面皆为“宫门后寝待命”六字,与“内宿待命”牌都是宫内宿卫人员身份的证明。

 

  除上述三种外,还有其它西夏符牌传世,如故宫博物院所藏马蹄形青铜牌,一面无字,一面刻有四字西夏文。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长方形青铜牌,两面分别刻有西夏文“限置依”和“苏铁黑”字样。( 撰文:陈克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