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公主阴线仕女画拓片
唐
1961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
高155厘米、宽66厘米
这两幅仕女画选自唐永泰公主墓的石椁,线条流畅,清晰简洁,丰美秀雅的面庞是唐代女子典型的脸面,尤其那曲眉圆颊,刻画得秀润超脱,显示出宫女正值青春的美貌。周围以花草、飞鸟陪衬,增加了生活气息。
永泰公主名仙蕙,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唐高宗李治的孙女,死于唐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年仅17岁。后与丈夫武延基合葬,陪葬乾陵。永泰公主墓不仅随葬了大量的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天体图及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壁上线刻有15幅仕女人物画,其造型之美,实为罕见。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帔、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上缀荷包,有的足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这一切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飞舞,象征着墓主人的夫妻恩爱。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唐代皇室和高级勋贵墓葬中的石椁,至公元8世纪初期,已逐渐形成。庑殿式槨顶,配合正立面线刻纹的大门,整组石椁设置于石质的棺床台上,用以模仿墓主生前所居住之宫室寝殿。从整体的墓室空间布局来看,斜坡墓道、甬道、入口的石门以及置于墓室中的屋宇造型石椁,配以壁画内容,反映出死者在人世间所拥有的豪宅。
除石椁外壁的部分石刻人物画运用减地平级的技法外,余皆用平面阴刻,大体上属于游丝细线。这种刻法雕刻出来的图像真实感强,似有生命的感觉。从隋李和石棺人物到唐永泰公主、韦泂、韦顼、苏思勖墓石椁仕女、男女近侍都用“游丝”细线。这种线条需刻工娴熟,一气呵成,线条粗细无变化或变化小,走刀慢,压力均匀,含蓄秀劲,似“春蚕吐丝”,流畅潇洒。而且,用游丝细线雕刻仕女,能体现仕女美貌圆润、体型健美、着装华丽的风姿。石刻线画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一般刻于墓壁、棺椁、墓志和碑碣上。( 撰文:赵永 )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