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的饮酒习俗

  从秦汉到魏晋,再到盛唐,中国酒的酒精度一直没有大幅度提高,那时候饮用的是黄酒的雏形,所以李白能够“斗酒诗百篇”,而白居易的“一壶好酒醉消春”,更说明醉酒是诗人们的日常状态,“但愿长醉不愿醒”,则是诗人们的理想状态。

  还不仅仅是灵感,酒后的人们天然就多了热情,以往的隔绝、疏离感消失了,酒席于是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最好的交际场所,微醺的人们多了黏合剂,在酒席上,酒成为中国人情感共同体建立的催化剂,也成为中国文化远古以来的一种不变的推进力量。

  按巡饮酒

  古人有按巡饮酒的习俗。按巡饮酒是分轮由尊长到卑幼一个个地饮,一人饮尽,再饮一人,这种饮酒习俗与现代人饮酒时大家共同举杯很不相同。酒宴上,众人都饮完一杯称为一巡,一次酒宴往往要饮酒数巡。唐代饮酒的巡数较少,一般为三巡,如元稹《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一诗云:“归来高堂上,兄弟罗酒尊。各称千万寿,共饮三四巡。”宫廷酒宴上,过了三巡,就有大臣箴规了。《旧唐书·李景伯传》载:“中宗尝宴侍臣及朝集使,酒酣,令各为《回波辞》。众皆为谄佞之辞,及自要荣位。次至景伯,曰:‘回波尔时酒巵,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宋代时,人们多称“巡”为“行”,与唐代比,宋代酒宴饮酒的行数一般较多。北宋中期以前,人们饮酒多在五行左右,北宋中期以后,饮酒行数增多,民间酒宴饮酒一般为十行,宫廷酒宴饮酒多为九行。

  巡(行)酒所到,每人都必须饮尽自己杯中酒,否则主人会以各种形式劝饮。两次巡酒之间,往往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唐代时,巡酒之间娱乐活动的类型较少,多为歌舞。宋代时,宫廷饮宴行酒间的娱乐活动也多为歌舞表演。但在民间饮宴上,行酒间的娱乐活动类型多样,除歌舞之外,或弈棋,或纵步,或款语。

  在民间的大多数酒宴中,巡酒完毕并不意味着饮宴就要结束了。恰恰相反,此时人们酒兴未尽,饮宴尚未进入高潮。巡酒完毕后,进入“自由”饮酒阶段,主宾间或宾客间可以自由敬酒。如果某一座客向邻座或他人敬酒,要手捧杯盏,略微前伸,这就表示了敬酒的愿望,俗称此为“举杯相属”。被敬酒的人一般要予以接受。唐宋时期,人们敬酒时还流行“蘸甲”,即用手指伸入杯中略蘸一下,弹出酒滴,以示敬意。若酒兴仍高,人们或赋诗填词,或歌舞助兴,或行酒令,各种佐觞活动逐渐把饮宴推向高潮,以使人们尽兴而归。

  今天人们饮酒以共同举怀一次为“一巡”,一般也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才切入酒宴的正题,举行敬酒、酒令佐饮等活动,这些饮宴程序正是古代按巡饮酒习俗的遗迹。

  歌舞侑酒

  音乐和舞蹈对宴会起着相当重要的调节作用,以歌舞助兴是唐宋时期重要的酒俗之一。唐代时,酒宴之上的歌舞可分为两类:一是自娱性的歌舞,二是他娱性的歌舞。

  自娱性的歌舞是酒宴主人或宾客表演的歌舞。唐代时,酒宴之上宾客往往亲自歌唱,以答谢主人的美意。在飞觥把盏间,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可以邀请对方唱歌,如《嘉话录》载,李绛为户部侍郎时,曾参加本司酒会,张正甫“把酒请侍郎唱歌”。当宴饮进入高潮时,人们还会以自我舞蹈的方式娱乐,连帝王都如此。《旧唐书·高宗诸子传》载,唐太宗的长孙燕王李忠出生时,太子李治宴宫僚于弘教殿,唐太宗亦参加了此宴,“太宗酒酣起舞,以属群臣,在位于是遍舞,尽日而罢”。这种席间起舞是前代“以舞相属”习俗的继承。这种习俗在唐代又有了一些新内容,有时是专门表示对某位贵宾的尊敬,正如李白《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所云:“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唐代酒宴上自娱性歌舞的盛行,体现出唐人广泛的主动参与性。

  他娱性的歌舞是由专业歌舞人员表演,主要供参加酒宴的宾客欣赏。在唐代的接风洗尘与送别饯行之类的宴饮活动中,主人经常请歌手为之唱歌,通过悠扬的歌声来表达喜悦或留恋的心情。他娱性的歌舞在唐宋两代酒宴上都很盛行,表演者多是年轻貌美、技艺高超的歌妓、舞女。宋代时,自娱性歌舞已经基本上从酒宴上消失,主人和宾客很少亲自参与音乐和舞蹈活动了,他们成为歌舞的专门欣赏者,而歌妓、舞女则成为专门表演者。由于歌舞完全由歌妓、舞女承担,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酒宴之上歌舞就是为了娱客,而不是自娱。《宋史·王韶传》载:一次王韶宴客,“出家姬奏乐,客张绩醉挽一姬不前,将拥之,姬泣以告。韶徐曰:‘本出汝曹娱客,而令失欢如此。’命酌大杯罚之,谈笑如故”。参加酒宴的宾客们虽然完全成了歌舞的被动欣赏者,但由于歌舞已完全由专业的歌妓、舞女承担,演出水平一般较高,酒宴上往往烛光香雾,歌吹杂作,营造出一种如醉如痴、如梦如幻的境界。

  饮妓陪酒

  女妓陪酒是附庸风雅之徒喜欢的一种助饮方式。在唐代公私宴饮的许多场合都可以见到男女同席的场面,如白居易《江楼宴别》云:“楼中别曲催离酌,灯下红裙间绿袍。”许浑《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云:“箫管筵间列翠蛾,玉杯金液耀金波。”吟述的都是男女同席的宴饮场面。席中之女多非良家妇女,而是年轻貌美的女妓。

  随着女妓陪酒活动增多,在唐代还出现了专门以陪酒为职业的“酒妓”(又称“饮妓”)。地方上,不少州镇乐营女子为专业性的酒妓。在两京,从事陪酒职业的女妓更多,陈继儒《北里志·序》云:“京中饮妓,籍属教坊。凡朝士宴聚,须假诸署曹行牒,然后能致于他处。……其中诸妓,多能谈吐,颇有知书言话者。”

  唐代社会风气虽然比较开放,这种男女同席的女妓陪酒之风仍遭到不少人非议,如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饮酒四字令》载:“衣冠有男女杂履舄者,有长幼同灯烛者,外府则立将校而坐妇人,其弊如此。”沈亚之《华州新葺设厅记》云:“酒行乐作,妇女列坐,优者与诙谐摇笑,左右侍立,或衔哂坏容,不可罪也。”

  宋代时,在官方举行的酒宴上,男女同席的现象基本上已经消失。在私人举行的多数酒宴上,女妓的作用也多限于歌舞助兴。女妓入席陪酒的现象只在酒楼妓馆等场合较为盛行,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载:北宋东京的任店有“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酒肆》载:南宋临安中瓦子前武林园的三元楼,“浓妆妓女数十,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如神仙”。

  行令助觞

  行令助觞即行酒令助饮。一般认为,酒令的起源与古代的投壶之戏有关,“酒令”一词最早指主酒吏,如《梁书·王规传》载:“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唐代时,酒令才开始作为一个专有名称,特指酒宴上那些决定饮者胜负的活动方式。酒令在唐代形成后,很快就成为人们宴饮助兴的主要娱乐形式,从文人士大夫到庶民百姓无不选择适合其活动的酒令来佐饮,蔡宽夫《诗话》称:“唐人饮酒,必为令以佐欢。”唐代的酒令名目繁多,大多数唐代酒令至宋代时就已经失传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称:“《醉乡日月》三卷,唐皇甫松子奇撰。唐人饮酒令此书详载,然今人皆不能晓也。”宋人多不解唐代酒令这一事实,说明了唐宋两代的酒令有很大的变化。唐宋两代的酒令及人们行令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唐代酒令以器具令居多,宋代酒令以文字令居多。目前能知道的唐代酒令约有20多种,这些酒令多需借助于骰盘、筹箸、香球、花盏、酒胡子等器具方能行令。如行筹令时,大家轮流抽取长条形的筹箸,根据上面的字句,决定如何饮酒。中唐以后,筹令开始衰落,但筹令所使用的酒筹广泛应用于宴饮的各种场合,故后世往往用“觥筹交错”来形容宴饮。与唐代器具令居多不同,宋代酒令多是文字令,文字令的盛行与文人群体的迅速扩大密切相关。宋代统治者采用重文轻武的政策,加大科举取仕的力度,使文人群体日益扩大,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们进行文字游戏的技巧也比较娴熟,酒酣耳热之际为后人也留下了不少高水平的文字令。

  其次,唐人行令强调胜负,宋人行令注重参与。唐人尚武任侠,争强好胜,行酒令时也往往强调胜负,而负者要罚酒,为公平处理因酒令而引起的纷争和更好地维持酒场秩序,唐人聚饮时常设酒纠(亦称席纠、觥使)。担任酒纠者须熟知酒场中的各种规矩,对违犯宴席规矩的行为要进行处罚。担任酒纠的人不仅有须眉男子,巾帼妇女也不少,尤其是一些知名的妓女,才艺超人,熟知酒事,常担任酒纠一职。与唐代比,宋人行令更注重参与,不太计较胜负。由于宋人行令不太强调胜负,酒席上的纷争也大为减少,所以宋代酒纠的设置也不如唐代那么普遍。

  最后,唐人行令比较豪爽,宋人行令比较文雅。唐人行令之所以比较豪爽,除了唐人普遍开放豁达之外,与唐代的酒令形式也不无关系。由于唐代的器具令居多,行令时,人们的注意力随着骰盘、香球、花盏、酒胡子等器具的运动而转移,往往面目紧张,情绪激动。除器具令外,唐代酒宴上还流行各种动作令。许多动作令更是节奏紧凑,行令时人们手舞袂扬,往往把酒宴闹得热火朝天。与此相反,由于宋代的酒令多为文字令,需要口齿清晰地吐字讲谈,而不是如狂似颠地大呼小叫。加之宋人行令不太强调胜负,酒席上的纷争也大为减少,因此宋人行令就显得比较谦和、随意和文雅。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宋代,中国的饮酒习俗仍与后世有不少差异,如后世不再按巡饮酒,侑酒的酒令也日益单调,通俗的“姆战”(划拳)盛行一时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