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走近千年纸都石塘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镇中留存下来的舒记行 王霖 摄

 

  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的石塘镇是一座千年古镇。相传五代时(907年至960年),镇北有方塘十口,故名十塘,后谐音为石塘。石塘镇在宋代为屯田镇。据明万历《铅书》记载:“屯田者,设以寓定也。官民田之外另有备者也。兵制以来尚矣。铅山自五代间,则有屯田,庄民皆为屯,屯于石塘。耕战两便,一方无虞。”“屯田寨故基存焉。”其地多宜于竹,水极清冽,纸货所出,商贾往来贩卖,以给天下之用。俗尚颇涉华糜。宋为屯田镇。”

 

  《铅书》又载:“铅山惟纸利天下。”因盛产毛竹,铅山造纸业比较发达,元代已见诸经传。明朝中叶,铅山成为江南造纸业的重要基地。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把铅山与当时的苏杭、松江、芜湖、景德镇并称为中国五大手工业区域。明、清时期,随着石塘手工业尤其是造纸业的发达,石塘镇便逐渐成为繁华一方的古镇。

 

  石塘古镇是著名的纸品集散地,也是县内较大的农村圩集之一。《天工开物·第十三卷·杀青》中对铅山的高档纸品有专门的描述:“若铅山诸邑所造柬纸,则全用细竹料厚质荡成,以射(追求)重价。”铅山的纸槽几乎遍及全县山村,仅石塘一地,“纸厂槽户不下三十余槽,各槽帮工一二十人。”“石塘人善作表纸,捣竹为之……石塘出毛边纸、奏本纸为上,车盘出次之,他都所产下之……纸凡十有四种:毛边、京文、堂本、陈坊竹帛、西港火纸、草纸、大小夹板光、古娄古块纸、书策纸、连四、古本毛梳,而太史连、荆川连、白绵纸,则皆近年所造也。”

 

  石塘古镇素有武夷山下“小苏州”美誉。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街弄整齐,民居高大,群山葱茏环抱着古镇,发源于武夷山的石塘河时而湍急,时而平缓,靠着镇西向北流去。老街区有中街、港沿、坑背3条街道。除了3条主要街道外,“封火墙”把古镇分隔出数十条弄堂,大弄套小弄,曲径通幽。中街和港沿是古老的商业街道,中街最长最繁华,街内建筑大多数为木构楼房,建筑用料讲究,工艺手法精湛。大街之上,建筑精美的豪门大宅、纸号、钱庄鳞次栉比。石库门的门楣、门框,临街窗户都有精湛的青石浮雕、镂雕,图案纹饰为福禄寿喜、招财进宝、吉祥如意、八仙八宝等。

 

  坑背街一侧有一条官圳,民宅分布两旁,不少富户豪宅坐落其中,精美气派的石雕或砖雕门楼,宏伟巧构的屋架房梁,都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当然,也有不少宅邸古朴大方。明代修筑、开挖的“陈公堤”和“官圳”,渠水至今仍然清澈见底。它沿着坑背一条街,从镇南街头流向镇北街尾,或偎依着阶沿屋角畅快而去,或隐藏在房屋底下穿堂而过,就这样潺潺汩汩,流淌了好几百年。大河、小溪、圳沟,所有的水体水质都保存得非常好。涉足者到此无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石塘古镇至今仍保留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

 

  以前,这里还有环城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沟,现在仅保存着城门及一段城墙。过去,这里水运发达,每天有几十只货船停泊在石塘码头。1941年石塘镇开通了公路,石塘河不再承担水运重任,而荒于疏浚,虽然河床抬高了,但是,滩急潭深,河水晶莹碧透、清爽天然。

 

  石塘古镇还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现在有的古建筑墙壁上还留有当年红军的标语,豪言壮语历历在目。1930年2月,石塘镇里洋村观星岭成立了铅山县第六区苏维埃政府。1931年4月27日,方志敏率红军进攻闽北时,攻占了石塘,建立了石塘港背乡苏维埃政权。1931年冬,又在港背乡增建了县第九区苏维埃政府。1937年7月,国共合作。10月,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次年2月,闽北各路红军游击队五六百人奉令下山,在石塘集中,成立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奔赴抗日前线,并在抚州会馆内设立了通讯处。同时,还在此成立了闽北特委,下辖铅山、崇安、上饶、浦城、建阳、邵武、光泽、顺昌等县委,后迁入福建崇安坑口。国民党占据石塘时,这里也是重要驻地。1941年4月,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第三战区训练总队第二大队移驻石塘。1941年冬,国民党“军政部第六被服厂”从上饶市广丰县杉溪乡迁来石塘,厂部设在镇内阔板桥祝姓大宅之内,设有弹花、漂染、裁剪、缝纫等车间和仓库,另还占用祠堂、民居,搭建简易工棚。现在,有的空坪地上还偶尔会抠出“青天白日”瓷质帽徽来。

 

  石塘古镇是一座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古镇。这里的历史风貌完整,地方经济特点显著。由于当时石塘手工业,尤其是造纸业发达,使得这里富商巨贾众多,积累了大量财富,故而“俗尚颇涉华糜”,石塘镇成为典型的消费型集镇,居民生活多时尚甚至奢靡。古镇中保留下来的天和号、胜春号、赖家行(黄道住过)、舒记行、上花朝门(祝家)、下花朝门、小葛仙殿、港沿祝家、港沿傅家、刘家老宅、潘世兴老宅院(明中期)、祝家官厅、以及祝氏祠堂、周氏祠堂、芝阳会馆、抚州会馆、福建会馆等古建筑皆是真实的历史遗存。这些建于明清时代的纸号、民宅、祠堂、会馆等都是历史原物,并且还在发挥着它原来的功能和作用。

 

  石塘古镇是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观赏地。古镇因纸业的发展带来百业繁盛,像桥灯、油纸伞、米粿、水酒等,如今都被人津津乐道。站在镇外东南高坡之上,俯瞰石塘街区,只见白墙灰瓦的“井邑之宅”,坐落有致;街道弄堂,曲折蜿蜒;屋脊墙头,逶迤纵横;远眺所及,农舍炊烟,山丘渠道,林荫阡陌,如画田园。整个街区青砖素瓦,封火高墙,建筑高大整齐,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

 

  置身于古镇老街中,古街闹市,喧腾有趣;小桥流水,怡然自得;豪门深宅,堂皇富贵;里弄高墙,幽静超然。辨识着碑刻文字、解读着石雕图案、领略着建筑格局、欣赏着营造工艺、品尝着风味小吃、揣摩着民俗风情,会以为自己身处一个“活着”的乡情民俗博物馆中。(钟文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