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成为弘扬宪法精神的重要基地
2018-03-30 13:15:18 来源:都市快报 已浏览次
16个月接待17万人次 组织宪法宣誓100多批次
1953年12月28日,刚刚过完60岁生日的毛泽东乘火车来到杭州,在西湖边的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内,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五四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
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北山街84号大院这栋二层小洋楼,成为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陈列馆开放至今,已接待国内外参观者17万人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在全国两会后,陈列馆又增添了新内容。
3月1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表决通过。“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宪法宣誓墙的宣誓词中,新增了“美丽”和“现代化”,将“国家”改为“强国”。
宪法修正案正式通过后,陈列馆又立即对基本陈列作了相应的补充、修改和完善:刚刚被写入宪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增加的“监察委员会”及相关条文……都根据修正后的宪法进行了相应的内容补充。
在北山街馆区,现在可以看到本次宪法新增内容和修改前后图文对比;在栖霞岭馆区,所有的数字化展示内容也都完成了内容的更新。
昨天,时近中午,参观者依然络绎不绝。
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专业大四学生王冲和梁心雨,特意从学校赶来。为什么想到来参观?王冲笑着说:“天天看法律书籍,想来实地感受下宪法的厚重!”
两人参加了去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的都是法律专业。王冲考上了复旦大学法律硕士,3月25日刚刚结束复试;梁心雨差了几分,但他打算今年继续考。
“感觉特别震撼。”梁心雨有点激动,“很多人不知道,因为有了宪法,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才得到了根本保障。希望更多的年轻人都能来实地感受一下。”
中国计量大学刘涵同学参观后也深有感触:“以前对宪法的理解只停留在根本大法和总章程上,通过这次陈列馆之旅,了解到了更多宪法制定和实施背后的故事,对宪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做一个守法小公民。”杭州建新小学的屈润佳小朋友参观后在留言本上说。
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
现行宪法自1982年公布施行后,至今已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了五次修正。
宪法宣誓墙是“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明星地标,几乎每个参观者都会在宣誓墙前拍照留念。这里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宪法宣誓的地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