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银犀牛铜带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战国 巴

 

  1954年四川省昭化县宝轮院出土

 

  长17.5厘米、高6.5厘米

 

  带钩整体为独角犀形,颈有双鬣,鼻向前伸成钩,钩端作口首兽头形,造型异常优美。巴人是战国时期生活在今四川省东部的部族,习惯于乘船在水上渔猎,后亦从事农业生产。巴人最后迁都于今重庆市嘉陵江沿岸一带,因长期与楚接壤,受楚文化影响甚深。以独木舟作船棺而葬是巴人的风俗。

 

  此件带钩呈犀牛形,犀牛体型健硕,鼻上有双角,前角长且弯曲。犀牛鼻端伸出一柱形钩喙。通体饰卷草纹,用以表现犀牛皮肤的褶皱,纹饰绚烂而有致,极具装饰效果。

 

  此件带钩为古代巴人制品,造型独特,惟妙惟肖。(撰文:闫志)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