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和环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战国 楚

 

  衡器

 

  1954年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

 

  木杆长27厘米;铜盘径4厘米

 

  秤杆由木杆和二铜盘组成,木杆呈扁条状,长27厘米,中间一孔,穿丝线为提纽。铜盘径4厘米,边缘有4个对称小孔,穿丝线后分别系于秤杆两端,成提纽天平。环权共9枚,自小至大重量为0.6克、1.2克、21克、4.6克、8克、15.6克、31.3克、61.82克、125克。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组古代成套衡具。据研究,各枚环权,分别为当时的一株、二株、三株、六株、十二株、一两、二两、四两、八两。当时楚的1斤约合现在的250克。楚国商业发达,度量衡制度亦比较准确规范,当时楚国使用的货币是铜贝和黄金版,推测这种小型衡器用于称量供切割使用的黄金版。

 

  这套天秤和环权包括一个木衡杆、2个青铜盘和9个大小不一的环形青铜权。衡杆上没有刻线,中心有提钮孔,两端也有系挂青铜盘的孔。这套相当于现在天平的称重器是当时楚国使用的衡器的代表。衡器是指测量器物重量的工具,这种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衡器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衡制单位很复杂,各国之间的计算方式和数值也不同,比较常见的是我们熟悉的斤两制,不过斤两的数值与今不同。常用的单位从小到大为铢、两、斤、衡(10斤)、秤(15斤)、钧(30斤)、石(120斤)、鼓(480斤)。各国一斤的重量不尽相同。周制中,以一立方寸黄金的重量作为一斤的重量。各国尺的长度不同,所取黄金的大小就不同,一斤的重量也就各有差异。

 

  这套楚国衡器中的九个青铜环权相当于9个砝码,经测量,其重量分别为0.6克、1.2克、2.1克、4.6克、8克、15.6克、31.3克、61.82克、125克。据专家研究,这些重量相当于当时的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由此推算楚国当时的一斤约为250克。楚国当时流行青铜贝币和黄金货币,这种小计量的衡器大约是用来称量黄金货币的。(撰文:杨桂梅)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