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窑仿钧釉笔筒
皖南藏友叶茂、张友兰夫妇任教于青杨中学。他们继承家传爱好收藏,藏品颇丰。古代陶瓷为其专项,数十年研究,造诣亦深。藏品中佳品占有一定比例。日前来宁带来上乘明清民窑瓷品,其中一件晚明时期广东石湾窑仿钧釉笔筒(见图),精美别致,余一见手之不舍。
该器高16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0厘米,宽圈足,白砂胎,胎体厚重。笔筒周身雕塑一株樱桃,枝杆为深褐色,叶为淡绿色,挂鲜红果五枚,上栖一鹦鹉,黄爪绿羽,蓝色尾羽,神态自然具动态,这是一组寓意吉祥图案,“五子登科”、“英武盖世”。底釉以红绿彩釉衬托,淋漓如“雨打墙”。从整体来看显得庄重古朴而华美。对此件经相互赏析,认为是广东石湾窑仿钧釉之精作。在当时不失为一件高级文房用具。
石湾窑创烧于宋代,盛于明,极盛于清代,仿钧釉产品极负盛名。该窑陶瓷器的传统是白砂胎,胎体厚重釉面凝厚光润。尤其仿钧釉的蓝色、玫瑰紫、墨彩和翠毛绿非常突出,石湾仿钧并非生搬硬套。钧器是—层釉,而石湾窑仿钧是二层釉,尤以“雨淋墙”工艺著名。所谓“雨淋墙”好比一场倾盆大雨打在土墙上使泥土自然流淌,参差淋漓形成一种图案,说明精细的窑工观察自然而借鉴发明,可能采取挂釉法所成。在此件的底釉上不难看出这一点。石湾窑仿钧代表作水平最高的要数陈设用器、文房用具和陶塑。
自明代晚期至清代早中期往往在产品上带有店号和印章款识。如:晚明的“祖唐居”、“陈粤彩”、“杨升”、“可松”等;清康熙时的“两来正记”、“文如璧”等;乾隆前后的“沅益店”、“大昌”、“宝玉”、“琼玉”、“如璋”、“来禽轩”等;道光前后的“黄炳”、“霍来”、“冯秋来”、“瑞号”等。
这种带有商标性质的款识含有创名牌互相竞争的意义。由于窑户作坊互相竞争促使质量提高,使产品更加华丽精美,所以,在明清时代石湾窑陈设用器、文房用具、陶塑风靡一时,深受广大人民所钟爱。石湾窑—度飞快发展,产品畅销,出现过繁荣景象。现在从仅见的传世品看确实是美不胜收。不过所见带有“祖唐居”款识的瓷器较多。但也不排除民仿品和现代仿品,对此必须综合分析,是不难看出破绽,确定真伪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