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桥石栏板
隋
建筑构件
1952年河北省赵县安济桥址出土
长212厘米、高84.5厘米
此物为安济桥栏板构件,长方形,两面雕龙。正面双龙周身鳞甲,身体相向似钻穿栏板,头相背,前爪互推。背面两龙相对而驰,身体绞缠,后肢撑地。
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又名赵州桥、大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横跨洨河之上。唐玄宗时宰相、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被贬为幽州刺史的张嘉贞所做《石桥铭序》称:“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其石拱跨度大(37.37米),坡度小,便于车马通行。大拱两端肩上各有2个小拱叫做“敞肩拱”,水大时可以分洪,减弱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又可节省石料,减轻桥身的重量。在13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安济桥经受着洪水、地震、车辆重压和风雨剥蚀,依然稳固地横跨在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座敞肩石拱桥。
此物是修复安济桥时从桥下淤泥中所得。当时总计从河床挖出大小桥石1200余块,但拼接较为完整、有雕刻和铭记的石头不多,包括栏板、狮子、仰天石、望柱、桥面石等,另有唐修桥记铭刻1块、明修桥记石碑2块及有题刻的残石6块。有雕刻的栏板20余块,分属于隋代原物、唐五代、五代宋初和金时期。其中,各式雕龙栏板计7块,本栏板是其中之一。此类栏板,石质青白,龙的形态生动有力,根据其造型风格及《石桥铭序》“其栏槛华柱,斵龙兽之状,蟠绕拏踞,睢盱翕歘,若飞若动”的描写,被认为是隋代安济桥的原物。( 撰文:梁丰 )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