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通行宝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 公元1287年-1350年

 

  1959年在西藏自治区萨迦寺内发现

 

  纵31厘米、横21.8厘米

 

  此宝钞是一张元朝时期的纸币,用桑皮纸印刷,纸色深灰,所以当时被称为“楮币”。宝钞最上方通栏正楷横书“至元通行宝钞”六字,两端饰以火焰宝珠。栏下版面四边为纹饰,中间分为上、下两栏,上栏中央横书“貮贯”二字,字下有两贯钱纹。左右分别刻有八思巴字译写汉文的“至元宝钞”、“诸路通行”,文下则各是汉字“字料”、“字号”。版面下部则是十行汉字,内容是:尚书省/奏准印造至元宝钞,宣课差发内/并行收受,不限年月,诸路通行/宝钞库子攒司/印造库子攒司/首告者赏银五定(锭),伪造者处死,仍给犯人家产/至元 年 月 日/宝钞库使副/印造库使副/尚书省提举司。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元朝从公元1260年开始以政府发行的纸币作为唯一合法货币,先后发行了中统元宝交钞、至元通行宝钞和至正中统交钞,其中以“至元通行宝钞”使用时间最长,也是流通中最主要的货币。至元钞是在中统钞大幅度贬值,元朝政府被迫改革币制的情况下,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起正式发行,钞值分二贯、一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十文、二十文、十文、五文共十一等,一贯当“中统元宝交钞”五贯。到至正十年(1350年)改发至正钞为止,至元钞发行额共达三千六百十八万余锭。元政府为配合发行至元钞而颁布的《至元宝钞通行条画》十四款,是世界上最早的较完备的币制条例,对后世的纸币流通制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撰文:陈煜)

 

  元朝先后发行了中统元宝交钞与至元通行宝钞,其面值从五文至贰贯共11等。这件宝钞的面值为贰贯,相当于二千文铜钱。元朝统一中国后,对西藏地区加强管理,直接行施政令,设置宣慰司与万户府,驻屯军队,建立驿站,征收赋税,推行货币和调查户口。当时萨迦教派在西藏地区占主导地位,萨迦寺是其政治、文化中心。在该寺发现元代纸币,反映了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直接有效的管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