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青瓷”非元青花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珠光青瓷”是指一种主要以刻划花间饰篦梳、篦点纹为主要特征的青釉外销瓷碗,因得日本茶祖村田珠光的喜好,常用这种类似枇杷黄釉色的刻花篦纹碗喝茶,而在日本得名。上世纪50年代陈万里先生在同安汀溪窑考察时,发现并认为该类纹饰的青瓷碗等器物就是日本人所称的“珠光青瓷”。学术界约定俗成一直以同安窑或沿用日本称谓“珠光青瓷”。而将宋元时期与汀溪窑风格类似的仿龙泉青釉刻划花间篦点、篦线纹的福建窑也称为“同安窑系”,也亦是收藏界所说的“土龙泉”。

 

  福建省目前已发现45个县市的近百处窑址烧造这类青瓷,谈到福建宋元青瓷,许多文章中常见“同安窑系”、“珠光青瓷”、“珠光茶碗”等名词,部分人将福建宋元所产青瓷、甚至模印的青灰瓷碗盘及无篦纹青瓷碗盘一古脑当成了“珠光青瓷”。

 

  也见一些文章、辞条等对“珠光青瓷”的曲解误释。

 

  舒玉杰编著,北京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曰:“元代时期,景德镇董家坞窑烧制的青花瓷茶具,极其精美,著称于世……青蓝瓷茶具亦受到日本茶人的青睐,日本‘茶汤之祖’珠光,尤其喜爱这种茶具,后来便把青花茶具称为‘珠光青瓷’。”该书还将建窑天目盏曲解成:“兔毫天目盏,其特色是,在盏之外部临近盏底处与盏里面临近盏口边缘处,均有两个白毫般亮点,犹如双目炯炯闪光,故称兔毫天目盏”……

 

  朱世英、王镇恒、詹罗九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中“珠光青瓷”辞条是这样解释的:“【珠光青瓷】即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茶具。因其茶具远销国外,特别是日本的‘茶汤之祖’珠光氏非常喜爱这种茶具,故称‘珠光青瓷’。这种茶具色泽淡雅,质地滋润,为国内外所其珍。”致使茶文化爱好者与古茶具、古陶瓷爱好者误解。甚至连上海博物馆专家、上海文史馆馆员孙仲威研究员也不辨真假,在其所著《三彩文库·古茶器》(南京博物院编,徐湖平主编,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中也得出了这样的解释,因其未注明出处或是引用,我想他如何得出?经查,原来亦出自这部“权威”的《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不知该“大辞典”又是从何证实“珠光青瓷”为元代青花瓷?既为“辞典”,必须准确、权威。村田珠光也只能称村田氏,哪能用名而称“珠光”氏?造成这些错误与茶文化工作者不重视茶史、茶道(包括茶具)研究不无关系。以致《万物由来词典》将最早见于明中期《多能鄙事》的红茶误释为“创始于宋代以前”,将清代盛名的武夷红茶错释为“武夷红茶从宋朝开始,便成为连贡佳品……”。正如朱自振、韩金科《我国茶馆的由来和红茶之始》(载《茶叶通报》2000年第22卷第3期)所言“这哪里是辞书释文,简直是儿童读物中的故事传说。”这是题外话。

 

  同安窑系是指以汀溪窑场为中心的青瓷体系,珠光青瓷是指一种外刻直线 折扇纹、猫搔纹 ,内刻划卷草、花卉间饰篦梳、篦点纹的青瓷 多呈青黄色,类似枇杷黄色 茶碗。村田珠光(1423 1502年),因开辟了茶禅一味的“草庵茶风”而被日本人尊崇为日本茶道的开山祖。“据日本博多地区商人米屋与七写于天保二年(1831年)《传来书》(一种专为记录茶碗来历的文字)的记载:延德元年(1489年),珠光去参拜太宰府天满宫,途经博多附近的千代之松原,偶然捡到一些青瓷茶碗碎片,非常喜爱,于是他请博多乡绅安排,雇人在捡到碎片的地方挖寻,结果挖到了许多产于福建同安等地的刻篦纹的青瓷茶碗。珠光将其中一个完整的献给足利义政将军,将军高兴之余,就用发现者珠光的名字命名这种茶碗,称‘珠光茶碗’。珠光事后还在剩下的茶碗中选了一个送给米屋与七的先祖——当时的乡绅。这只茶碗传到米屋与七手中又被卖给宫泽主水,最终为东京都港区的根津美术馆收藏”(稻田正宏《两种珠光茶碗》,载《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据陈龙、陈陶然先生在《福建古代茶具》(《福建文博》1999年第2期)一文介绍这种茶碗:“以敞口沿稍内收、底部附浅凹足为特征。口径约16 18厘米,足径5 6厘米,高7 8厘米,碗胎呈灰白色,釉色青中闪黄,碗内壁多刻花,有篦点、篦划装饰,外壁则刻复线纹,某些碗内底部划成一个圆圈。上述特征与《山上宗二记》等一些日本茶道文献记载相符,如称这些青瓷划发碗‘里面雕出蔓草纹其余间白处四周以锯齿形矽点缀纹矽青瓷划花纹为代表的碗碟……珠光茶碗是中国制造的茶碗,最初为千宗易所有,后来以一千贯的价格卖给了三好实休,其后又成为细田信长的掌中之物,在本能寺之变(1582年)后就烧毁了,颜色是稍带红色的咖啡色,在外面竖着刻了27条沉线……萨摩屋宗折也拥有与此相同的珠光茶碗…’”。“其完整器物在国内传世很少,可以想见当年的制成品似乎都用于外销”(陈万里《闽南古代窑址调查小记》),据目前考古发掘,福建省很多宋元遗址中都见出土,可以说除外销以外,亦供应本地市场,亦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其实“珠光青瓷”在当时只是一种低档的大众生活用品,大量外销海外市场亦以价低而赢得市场,以致珠光能从地下挖到不少,并随珠光之名而传播之时已是1489年了,这时这类青瓷窑场因青花瓷的挤压和禁海等早已倒闭。

 

  汀溪窑发现于50年代,因修建水库而发现大量瓷片、窑具,1956年省文管会首先做了调查,同年冬陈万里等专家到窑址进行调查,发现大量卷草、篦纹青黄釉碗,即是日本学者称之为“珠光青瓷”的碗,确定了“珠光青瓷”产地为同安县汀溪窑 时属晋江专区辖,现为厦门市同安区 ,纠正了以往日本学者误认为珠光青瓷产自浙江德清后窑的提法。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通过历次文物普查,目前在全省68个市县 包括金门 中,有45个市县的百余处窑址主烧或兼烧这类青瓷,因这类青瓷的研究最早从同安汀溪窑考古调查开始,故学术界约定俗成,称之为同安窑,用“同安窑系”青瓷来代表或概括这类青瓷产品。汀溪窑位于同安区汀溪水库,分布于库区大坝外4座山头和库区一小山坡 部分已被水库淹没 ,面积约4.5万平方米,历年调查,发现窑床十余处、作坊遗迹一处。2002年1月福建省博物馆与厦门市博物馆对汀溪窑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揭示龙窑两座,均为斜坡式,残长50余米,窑宽约2.8米,坡度为15至25度,两旁窑门数量不等、间距不一。窑内有套窑现象 即废窑再造 .窑头被水淹没,面貌不详。出土品种以碗为主,其次为盘、碟、洗、炉、瓶、罐、壶、杯、盅、砚台、鸟食罐及动物塑件等,工具、窑具除宋元窑址常见匣钵等外,拨碗 或称轴座 较罕见,形如切去两边的托盘,呈长条形,两头微翘,各有一孔,为陶车之轴座。釉色以青为主,呈青黄、青绿和青灰色,胎质灰、灰白、青灰,青黄、青绿釉器胎质不如青灰釉胎体坚致;尚有少量青白瓷,胎骨白色,细腻致密,瓷化较佳,釉色青白或青白偏灰,色佳者可与景德镇窑产品媲美。

 

  汀溪窑产品以日用生活器具为主,碗为大宗,占80%之比例,最能代表该窑特色的是类枇杷黄色的“珠光青瓷”碗,庄为玑先生称之为“土龙泉”。其器型有敞口、撇口、直口、敛口、侈口,又分深腹、浅腹,宽、窄与高、矮圈足及大小等,造型以朴实厚重为主,但修坯、挖足略粗糙草率。装饰以刻划花为主,题材见荷花、牡丹、菊花、卷草及婴戏等;印花较少,仅见碗内心印双鱼、荷花、鹿纹,内外腹壁还是刻划花卉、卷草等。最具表现力的是刻划花卉、篦线、篦点纹,刀功娴熟、老到,线条流畅自然、矫健洒脱、活泼自由。

 

  青灰釉器物大多与青釉器相近,胎体稍厚,南宋晚期至元的特征明显,如莲瓣纹盘、青灰釉洗、双鱼洗、青灰釉碗等,其中口沿外折上翻型与安溪桂瑶窑同类产品一致;青白釉器物较少,修坯较工,胎骨致密,如:婴戏盘、花口瓶、执壶等胎釉俱佳,刻划技法熟练老到,线条酣畅流利,莲花高足炉残件 或见足或见口沿而无足 ,足部使镂空技法,炉身呈花瓣形外撇,浮雕莲瓣两层,其高足部分与北旗窑同类器相似,而炉身则与竹树山窑莲花炉相近;黑釉产品在汀溪窑未发现,仅见《中国古陶瓷标本·福建汀溪窑》一书介绍一件黑釉瓶残件,胎骨灰白,质地疏松,釉面不平整、无光泽,似为烟薰或窑内气氛等原因所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黑釉产品。

 

  关于汀溪窑的烧造年代,史册文献均无记载,70年代中期李辉柄先生据汀溪窑的年代、器型、釉色、装饰手法等,根据在日本镰仓海岸、唐津山麓遗址和太宰府附近、福冈湾底等地的镰仓时代遗址出土的汀溪窑青瓷,以及在窑址中发现的具有元代器物典型特征的双鱼洗,提出汀溪窑“上限至少应在南宋”,“下限可能为元代”。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汀溪窑始烧年代为北宋中晚期,其观点是基于闽北地区北宋墓出土同类器物为参照,而闽北与浙江、江西两省交界,工艺技术传播及物质流通便捷,闽南与江西、浙江相距较远,古代交通落后、技术保守,传播期相对要长些。故笔者赞同李辉柄先生的观点,汀溪窑烧造年代为南宋至元。

 

  《中国陶瓷》、《中国陶瓷史》均有“同安窑辞条”:同安窑青瓷的釉色多为青黄色,在氧化焰中烧成,也有呈青绿色,则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胎比较坚硬,但青黄釉器胎的坚硬程度明显不如青绿釉。同安窑青瓷装饰有福建地区特色,一般多在盘、碗等器物的里部刻两组花草纹饰,空间用篦状工具或横划或直印,横划者呈篦状复线,直印者呈并排的篦点,它们使用的是一种简单工具,而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在器物的外部则多饰以直线或斜线纹,有的刻成菊瓣纹,多数的为复线篦划纹,篦划纹有宽有窄,宽篦划有七八条甚至十一二条复线,窄篦划纹则只有几条复线……一种炉为敞口,炉外部饰以浮雕莲花瓣,炉下部为一喇叭形座,上下相对称,这种浮雕莲瓣纹炉福建地区宋墓之中常有出土……

 

  附图为笔者收藏的部分福建同安窑系窑址出土的青黄釉与青绿釉“珠光青瓷”碗、盘以及《中国陶瓷史》介绍的福建特有的“炉……早期多敞口,炉身下半部浮雕莲瓣纹,下部承以撇足座,这种炉福建地区宋墓出土过”的这种高足莲花炉,目前在闽南多处窑址均有出土。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