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中国非遗之美——美国盖顿学院访问团前往北京赵登禹学校参观交流

      美国肯塔基州盖顿学院是美国政府培养精英人才的学校之一,连续四年排名美国公立高中第一名。3月10日—19日,盖顿学院校长Lynette Breedlove女士携学生访问团来到中国进行交流访问,并于3月14日抵达北京赵登禹学校进行访问参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盖顿学院与赵登禹学校师生共同合影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始建于1951年,原名北京市第十八中学。1993年更名为北京市大红门中学。1997年12月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60周年,弘扬赵登禹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青少年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经北京市教委、市编办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赵登禹中学,2003 年4月与嘉园小学合并为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学校具有现代化的,一流的办学条件,校园实现班班通,学校与市区级实现了校校通,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盖顿学院访问团在抵达赵登禹学校后,首先参观了设立在校园中的“真趣园”小微博物馆。真趣园是赵登禹学校与93号院博物馆协作共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是非遗进校园的一个载体。在真趣园中,有非遗传承人、非遗老师的精美作品展示,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动手参与非遗的空间,满足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多角度学习。学生还可以在展示区展示自己的成果,为其树立文化自信,获得成就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访问团参观赵登禹学校内的真趣园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访问团欣赏赵登禹学校学生们的作品

      之后,赵登禹学校校方带领访问团参观了赵登禹将军事迹陈列馆。在这里,访问团了解到了抗日英雄赵登禹将军的生平及事迹,对中国抗日战争有了深刻认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访问团成员们在赵登禹将军事迹陈列馆中参观讨论

      参观之外,赵登禹学校还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课程,迎接来自异国的宾客。访问团中的18名学生与赵登禹学校的学生一起,参加了一堂风筝制作课程。课堂上,中美两国的学生们积极互动,愉快交流,对双方的文化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解。课后,学生们相互赠送礼品,并交换联系方式,短短的一堂课时间,学生们都受益匪浅,他们共同完成的风筝作品,成了双方间友谊的见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两国学生在一起趣味盎然的制作了风筝,中美两校的领导也坐在一起,进行了专业的交流探讨,赵登禹学校校长徐唯与盖顿学院校长Breedlove女士交换了各自学校的情况、优势、办学理念、先进经验等。以不同文化间的教育模式相互碰撞,激发创新的火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赵登禹学校校长徐唯(右一)与Breedlove女士交流探讨

      3月14日下午,盖顿学院访问团结束了赵登禹学校的交流访问,来到琉璃厂大街,进行一场“文字之旅”,实地体验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以及北京古都的风土人情。学生们通过精心安排设计的小游戏,认识了中国文字的魅力,欣赏了多种文字相关的中国技艺和艺术品,如拓片、篆刻、文房四宝等。愉快的旅程最终在93号院博物馆画上句号,学生们在博物馆中体会了老北京的不同玩具,选出游戏获胜者,并获得奖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盖顿学院访问团在琉璃厂大街合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学生们在93号院博物馆体验中国传统玩具
责任编辑:杜茜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