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黑釉陶瓷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瓷罐,是一种常见的瓷器器型。最早出现的瓷罐当属东汉原始青釉罐,历史上最有名的盖罐当属明官窑“天”字盖罐,而我所藏的南宋建窑黑釉罐则是罕见之珍品。罐这种器型,至今仍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瓷器。

 

  在漫长的建窑发展史中,建盏工艺日臻完美,其产品建盏被誉为“名器名瓷,天下无类”遐迩闻名,大放异彩。建窑黑釉罐则名不见经传。建窑黑釉罐高19.5厘米,口底径相若,皆为11.1厘米。造型小巧别致,观其形,内施满釉而外施釉三分之二,器身下部及足部无釉。罐身之釉为黑、褐色相间,釉色精美、地道,为典型的南宋之建窑风格。究其质,铁足质密坚硬,以指叩之,铿然有声,余韵悠长,乃建窑之珍品。究其特性,能耐冷热骤变,若冬天以热水注入罐内或置于碳火之上不会炸裂。传热较慢,热汤装于内而不会烫手。而且,能长时期保持其菜汤香、味不变,具有“装菜越宿,暑月不馊”等特点。据说可能与器中会释出某些金属离子有杀菌功效有关。

 

  在丰富多彩的式样中,由于方非一式,圆非一相,痴罐者根据罐的不同造型,把它看成谦谦如君子、飘逸如隐士、潇洒如书生、俏美如仙女、洒脱如高士、高洁如仁人、脱俗如衲子等等,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瓷罐,一般认为用以盛放或烹煮食物。造型特点是口径大,腹丰且深,胫部内收,大底足。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了多种式样、多种装饰的瓷罐。如天字罐、蟋蟀罐、鸡心罐、折方罐、瓜棱罐、撞罐、月牙罐、冰梅罐、鼓式罐等等。以青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装饰,精致华美。收藏上品的罐子亦非易事,也非朝夕之功。根据前人的经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掌握要领:

 

  首先是选择窑口。远古器以越窑、定窑、建窑为佳。家传瓷器以景德镇、德化窑为佳。越窑的青釉小罐,出土的时候,有的装茶叶,有的装谷子,有的装铜钱。罐身有青釉、黑褐、白色、粉彩、青花、斗彩、豆青等种类。通常人们喜爱青釉、青花、斗彩等几类。

 

  然后再试试罐身。用壶盖轻叩壶身,发出清脆的金石声为好,说明质地紧密无裂纹。或以硬币顺罐口缘、罐身滑磨,看看有无修补后发出的钝声,以发现修补后的蛛丝马迹。罐盖和罐口要吻合,不能过紧或太松,不断变换罐盖位置,均要得心应手。罐面有哥釉素面、青花、粉彩、斗彩、贴花与浮雕等不同形式。

 

  最后查看款识。罐上有诗词、俗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罐底有堂、亭、斋诸款,字体一般为楷书、篆书款。有一种明代斗彩小罐,器底书一“天”字,是珍贵的官窑器。形形色色的款识,令痴罐者乐此不疲。有的款识也书于罐肩等处,有的罐身上刻有款印,细细寻来,别有一番情趣!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