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礼仪文化
拉祜族的人们对于在吃饭的时候也是需要讲究从老人开始的,在拉祜族的人们中,老人们是个尊敬的长者,对此拉祜族礼仪文化到底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拉祜族礼仪传统文化
吃饭时,第一碗要先添给老人,给老人递烟、酒、茶,必须双手捧上。在拉祜族人家做客,第一位接到主人敬的酒,要把酒转奉给在座的老人或年岁最长者。拉祜族以敬老为荣,每年大年初一抢到的新水,要先给老人洗脸。大年初二,年轻人要到父母、亲友家给老人拜年,并到铁匠、头人家拜年,用温水为老人和长辈洗脸洗脚。每年新米成熟时,拉祜族都要过新米节。新米节时,第一碗新米饭要让老人先尝。重大集会和节庆,要请老人坐上席。屋内中柱旁老人家的座位,年轻人及外人不能坐。
拉祜族人家一般都有两个火塘,即供老人用的和煮饭用的。到拉祜族人家做客,不得随意触摸神桌和神桌上的贡品,也不能在神桌上摆放东西,特别忌讳放肉类,更不能触动供给家神敬水敬饭的小竹筒。拉祜族人家的卧室外人得擅自入内。拉祜族的住房一般有三间,中间一格为客房,进门石方墙角就是神龛(也是供家神的地方)。火塘是家庭的核心,拉祜族视火塘和神龛一样神圣,火塘上方不能坐人,不能跨火塘,不得踩火塘上的三角架和锅庄石。拉祜族忌吃狗肉。
拉祜族传统节日礼仪
尝新节
男女分别在稻田和包谷地里选一些颗粒饱满、成熟较早的稻穗和包谷做新米饭,并以鲜菜瓜果、杀猪煮酒,邀舅舅、叔伯和亲友共同聚餐。
在重要的节日和社交场合,也有送猪头的习惯。
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有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
拉祜年
除夕晚上舂粑粑,大粑粑象征太阳和月亮,小粑粑象征星星和五谷丰登,在农具上要放上一些粑粑,表示让它们和主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村寨里宰牲畜,户主都要给各户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民间有不见牲血不吃肉之说。初一凌晨,全寨的年轻人都要背葫芦或抬竹筒,到山泉去抢新水,然后便开始正式过年,喝酒唱歌。一般过年都由初一到初五;初九到十一为小年。小年的活动内容基本与大年相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