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兮鸟食缸南宋官窑器
此物为粉青釉罐式鸟食缸,高5.8厘米,腹径6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3.5厘米。釉色莹润凝脂,青中带蓝,满含宝光,薄胎厚釉的工艺显露官窑的特质。釉层中积聚着无数大小不一的气泡,“聚沫攒珠”的特征印证了其官窑身份。
从考古发现来看,最早的鸟食缸是江苏镇江的东汉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墓出土的黑釉器。以后唐宋元明清随着养鸟风气日盛,鸟食缸越发花样百出、精致异常。
图中所示粉青釉罐式鸟食缸,高5.8厘米,腹径6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3.5厘米。釉色莹润凝脂,青中带蓝,满含宝光,薄胎厚釉的工艺显露官窑的特质。釉层中积聚着无数大小不一的气泡,“聚沫攒珠”的特征印证了其官窑身份。小器大开片更觉稀罕,金黄色纹片纷崩迸裂,自然天成,真乃鬼斧神工。胎体坚致细腻呈褐黑色,施釉及底,修足规整,毫无拖泥带水之感。仅1毫米底足露胎处光洁平滑呈铁足,口沿包银更显精贵,包银脱落处可见口沿施釉薄透呈现紫色,形成官窑典型的紫口铁足。口径大于底径的造型不仅丰满端巧,而且便于鸟啄食 内底呈凹弧状也是专为喂鸟设计 .可惜固定用的环把缺损,留下了四点露胎的疤痕,让人感到世事沧桑的久远。宋代上层贵族文人崇尚理学,返璞自然,其审美情趣趋向素净高雅,讲究器型的雍容和色彩的纯正,摒弃装饰的繁缛和习俗的低庸。“简约”是当时的时尚,是美的最高境界。南宋官窑瓷器正是体现了上层人物的这种精神上空灵取向和物质上奢华追求。小小鸟食缸见证了宋代的辉煌和衰落。
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坦斋笔衡》中记载,继南宋临安修内司窑之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名官窑”。位于杭州乌龟山的郊坛下官窑经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标本。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描述郊坛官窑器的特征是“胎土呈黑灰及黑褐,胎较薄,施釉较厚,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等色。釉面有开片,片纹较大,并有冰裂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