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间团体尖沙咀展抗战文物

  1941年底日军侵占香港后,香港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岁月。1月2日,香港十多个民间团体趁新年伊始之际,在九龙尖沙咀钟楼附近的空地展出文物、图片,再次提醒港人毋忘这段惨痛历史,并希望特区政府建立“香港抗日战争历史纪念馆”。

  “尖沙咀承载着香港沦陷的历史记忆,所以特意选择在这里举行展览。”香港警察军事博物学会会长林建强指着一幅历史照片,照片中的日军正攻占尖沙咀钟楼,尘土飞扬。

  当天,林建强携带一批收藏品来到钟楼旁,向香港市民和游客介绍发生在尖沙咀的香港沦陷史实:“1941年12月25日,时任港英政府香港总督杨慕琦就是在尖沙咀的半岛酒店签署投降书,香港正式沦陷。”

  展览上,参观者可近距离看到当年日军锋利的刺刀、国军抗战士兵的钢盔、日军进犯香港的路线图、英兵在战俘集中营与家人联系的信件等文物。林建强希望,以文物证实这段历史,提醒大家“毋忘历史”。

  展板上,特别介绍了数以万计港人遭遇不测的南石头惨案。当年,大批港人被迫归乡,在广州被带到南石头难民营,成为日军波字8604部队制造细菌战武器的试验品,几乎无人生还。

  “日军不但炸毁香港,还借口缺粮,威逼港人归乡,港人死的死,逃的逃。香港人口由沦陷前的160万人,降至抗战胜利前的60万人,可见战祸之深。”香港抗日老战士林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941年底,日军侵占香港,林珍那一年才6岁。两年后,她加入抗战队伍,成为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一名“小鬼通信员”。今天,已年逾八旬的林珍依然难忘抗战岁月,时常为香港年轻一代讲述那段历史。她说:我们强调抗战历史,不是散播仇恨,而是为了加强香港年轻一代的认知。

  林珍表示,当年回港定居的200多名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战士,经过数十年到处宣讲抗战历史,目前健在的约70多人,“我们的力量有限,也担心时间无多。要让年轻一代完整了解这段历史,一定要有教育基地——建立 香港抗日战争历史纪念馆 .”

  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吴军捷称,部分香港青年人对抗战历史有错误认知,香港应予以关注和加强教育。香港应设纪念馆有效保护抗战文物,传承这段历史,并弘扬同舟共济的精神。

  另一名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罗竞辉在布袋中掏出两张照片,一张泛黄的,一张黑白的:“这是我们连长,在抗战中牺牲了。”他颤抖着双手说:“他们当时那么坚强,那么勇敢,谁还记得他们?我盼着纪念馆能建起来,让大家记得,没有当年抗战的胜利,就没有今天的香港。”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