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松溪县公布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千年古镇松源古城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千年古镇松源古城门

 

  2月24日,松溪县向社会公布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共有68个名称入选松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地名文化是指地名所具有的区域特征和历史、人文价值,以及承载这些特征和价值的地名。松溪县建置于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历史悠久。这些地名记载着松溪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有的认识和思考方式,记录着松溪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是松溪悠久历史的见证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次列入松溪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的68个重要地名,有的是以神话传说命名。郑墩镇九龙村名字的来历就是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太白金星用芦杆作扁担,挑着两个箩筐,装着九条龙颤悠悠地凌空而过。途中遇到一个小孩,说“断了”。太白金星的芦苇杆果然就断了。两个箩筐从天而降,筐里的九条龙化为了九座山岗。

 

  官村、官后村、官路村等村以“官”冠名。官路村古时候位居闽浙要道,举子赴考必经此地。相传宋朝陈戳官居刑部尚书,返乡时夜宿这个村。因村建在路之下,也称官路下。

 

  而根据姓氏命名的“冠姓地名”,多与来异地拓垦的移民有关。松溪县魏氏始祖朝公,于元初从政和县铁山迁至周墩魏源,便称之为魏源。其他如潘墩、吴村、董坑、周墩、雷厝、吴屯、刘屯、黄屯、吴山头、郑墩、张屯、夙屯、林屯、严地、刘屯、李墩、雷畲等都是“冠姓地名”。

 

  根据所在地的地形命名的也不少。如大布村,五代十国闽龙启二年(934年)建造罗汉寺时名大铺村,后因该村境域宽阔平坦、水草丰美而得名“大布”。 按照地形命名的还有长巷、船坑、山镇;土塘、古弄、黄沙、洋墩、新铺、青山、岭完、山源、招沙甲、路桥、横垄、渭田等村。

 

  有的是根据方向和位置命名。解放前,祖墩村四周筑有土墙、土堡、坊门,坊门口开有店铺,所以坊门以上的村落称上店村,以下的村落称下店村。

 

  还有根据水域命名的。游墩村唐朝为清泉溪河道,后因被水冲积成陆地。游墩意为浮出水面的土墩。依此命名的还有双源、杉溪、源头、渡头、溪尾、溪畔、源尾、塘边、巨口、项溪等。

 

  也有根据物产命名的。千年古村梅口,在明朝时梅树成林,景色宜人,又地处水运要道红门隘的出口,故名“梅口”。 依物产命名的还有木丘、马坪、杉坑、株林、竹洋、榉上、铁岭、竹贤、花桥等。

 

  九蓬村、六墩村、大黄沙和小黄沙则是根据大小数字来命名。如六墩村,相传宋朝,有六户人家由浙江来此地拓垦,分别在六处土堆上建屋,这个村因此被称为“六墩村”。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