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上被点赞的南宋皇城,你可认得?
近日,杭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期间,“南宋皇城遗址”作为构成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要素屡被提及。
可以想见,未来“南宋品牌”将是这个城市文化和旅游的一大看点。
而不同于印象中皇宫高墙深院的恢弘庞大,被“点名“的南宋皇城,却偏偏是那么低调,安静地“藏身“在充满生活气息的上城区。
沿着凤凰山脚路自北向南而行,古皇城根一带,画风是这样的:
你也许要问,这南宋皇城遗址,为什么会如此“接地气“呢?
据上城区政协文史委编印的《南宋皇城史海钩沉》一书的作者仲向平介绍,南宋临安城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山地皇宫,有别于故宫等建立在开阔平地上、易于完整保存的古皇宫,其依山傍水的地势,决定了建筑体更易受到风化水蚀。
漫长岁月以来,古临安城留下的许多遗迹,早已深埋地下。且建国以来,许多居民在这一地块安家落户,如果全面开展挖掘工作,涉及到的体量大、人口多,因此一直进行的是保护性开发。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才是这样一片具有大隐隐于世风范的皇城遗址。
但是,细心的观察者,毕竟还是能在这里的寻常巷陌间,找到不少传递南宋皇城恢弘往事的新踪旧迹。那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细细发掘这些“提示信息”吧。
皇城提示一:写在民居外墙的“和宁门外”四字
站在万松岭路和凤凰山脚路交叉口,只见四周白墙黑瓦,小巷整洁而静谧,让人觉得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民居群。
唯有转角处墙面上繁体书写的“和宁门外”四字,风格略显“违和”,隐隐地透着霸气。
没错,这“和宁门”指的便是南宋皇城北门。而和宁门外一带,一度是南宋临安城发达的商业和城市文化的象征。
根据《都城纪胜》的记载,“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
《馒头山之变》一书的作者之一龚玉和也解读道:“古和宁门外是一个商场,或者说,市井百姓的商贩集聚之地,皇家官府有什么需要采办的东西,多从和宁门外购进。如果官府或权贵有什么宴请活动,也是在和宁门外的市场中随叫随到;如有新鲜的蔬果等,即使价高,这些人也在所不惜。”
只可惜,和宁门与杭州的许多古城门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已无迹可寻。但和宁门外的街巷民居,还是仿照南宋风格复现,有些还改造成了门面房,多少弥补了一些人们对于当年繁华街景的想象。
皇城提示二:装在“画框”中的城墙
沿着凤凰山脚路继续往南走,快到馒头山路时,只见右手的白墙上,有一块青绿色的玻璃“画框”。
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这其中所呈现的,竟然是覆满青苔的旧城墙。
根据《南宋皇城史海钩沉》一书中所还原的城墙位置示意图,皇城东墙位于馒头山的东山脚—正好约为这个位置。
虽然如今这一带的古城墙亦早已深埋地下,“玻璃画框”里所展示的,实际上是建国初期建造的围墙。但以这种简洁而又充满想象力的风格在这个位置呈现,还是引得人无限遐想。
皇城提示三:“临安城遗址”指示碑
这种“低调奢华”的风格,甚至延续到了对于皇城遗址的标识上。
距离和宁门外不到500米,便能看到白色墙裙衬着一块写有“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的汉白玉碑。
大块的留白,反而提供了对于历史岁月的无尽想象空间。
遥想当年南宋皇室与一众朝臣,携各种字画典籍,自北向南而行,最终安居于此,竟将兵刃之气暂且隔绝于江南的婉转安逸之外。
也许是从那时起,“高冷”的中原士大夫式的审美情趣,便开始在临安城的市井生活中开枝散叶,并被后者赋予了更多“接地气”的温暖气息,造就了现今杭州城不缓不急、雅致而生活化的独特气质。
皇城提示四:“超龄服役”的古井
一路走来,行人不多,更多见到的是当地的日常生活场景:三三两两的妇女在井边汲水洗衣。
千万别小看了凤凰山脚路上这几眼被大妈们“征用”的水井—它们可是货真价实的文物。
相传,这些古井建造于南宋,最初为御用,后经历战乱和荒芜,直到100多年前才被重新发掘出来。
此后,自民国以来,这些古井便“服务”了一代又一代的居民,井口和井沿,也是不断地修修补补。
而最近的一次维护,是在去年馒头山社区整治开展之时。不仅古井周围的围栏和洗衣用的水泥台子得到修整,整个下水系统也得到了全新改造升级。
如今,不少馒头山当地居民依然日日用南宋御井里打上来的水洗衣淘米,活得就是这么霸气!
皇城提示五:社区长者的回忆
刚刚提到的馒头山社区,最近可是“出镜率”颇高。
这块建立在皇城遗址上,因文保等原因60多年未经改造的老居民区,在去年趁着G20峰会的东风,终于得到了整改。
如今这里,已然是一派恬淡闲适的“皇城根市井风”。许多老人倚门而立,气定神闲地打量着过往的路人。
在这里,皇城遗迹与市民社区的“混搭”,居然可以如此和谐。
而对于馒头山曾经作为南宋皇城一部分的“辉煌历史”,许多当地居民也是充满自豪。
74岁的郝奶奶,对于天天使用的古井、日日路过的和宁门外等“景点”如数家珍,她说: “我们天天走的路可是当年皇帝走过的路!”
而另一位86岁高龄的张奶奶则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许多老年人都知道的历史典故,在如今“忙着上班、下班、养伢儿”的年轻人中间,已经很少有人问起了。
更多线索放送
如果看到这里,觉得小编的这番“考据”还不过瘾,各位不妨亲自来走走这条独特的“亲民皇城根”路线。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线索点,沿着凤凰山脚路继续向南约两公里,还有南宋官窑博物馆、八卦田等更多与古皇城相关的景点。
而凤凰山上的圣果寺附近,还有宋高宗赵钩御书摩崖石刻“忠实”二字;临近的将台山,则是南宋年间的殿前司营亲军护卫所。
最后,奉上南宋皇城地图一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凤凰山脚路和馒头山社区一带转转,看看自己一不小心又是踏在了哪一块南宋皇城旧址上了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