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缙云县新增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岩下石头建筑群位于缙云县东北壶镇镇境内,地处括苍山西端苍岭段山腰的丘间平畈,因处苍岭岧峣的“百丈岩”下而得名。是缙云当地居民因交通不便而只能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自发创造,反映了他们源于自然而又融入自然的朴素居住观念。这种独特的民居形式虽然外墙形式比较自然随意,但形制上还是沿袭了传统的“明堂”之制,即正方形的封闭式院落和以天井为中心的布局形式;也有部分是“一”字形,面阔3间、5间到9间不等;墙体多为山石垒筑,门窗边采用青砖砌筑,内部为木结构,阶沿石、柱础、柱顶石多为不规整的自然块石,部分建筑采用木柱础。岩下村石头垒砌建筑数量多、布局严谨、风格统一,山地建筑个性鲜明,村庄布局肌理相对紧凑,清晰有序;村内道路狭小,呈现网络状,亦多为石块铺设。里坑溪、百丈前溪和岩下溪穿村而过,沟涧瀑布壮奇,山泉清澈灵动,村落内古树参天,石桥横卧,有如此集中又保存完好的传统山地村落石居形态,实属罕见,浑然一体的石屋、石桥、古道、古树、古祠,让岩下村独树一帜,呈现出原有朴实的村庄风貌和文化意味。

 

  苍岭古道,是古代婺州、处州通往台州的交通要道,史称“婺(金华)括(台州)孔道”。苍岭古道西起缙云县壶镇镇的苍岭脚村,经过黄秧树村、虎踏岩、槐花树村、老鹰岩、黄泥岭村、冷水村、南田村和点将台后,走过两里半,为仙居境内,全程约15公里,在缙云县境内长约10公里。古道两侧大山夹峙,山岭峻险,山道蜿蜒,被誉为“浙江西南第一岭”。苍岭古道是仙居走往内地的盐道,是一条食盐运输干线。从晚唐年间开始,在仙居境内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内河商业中心,从海盐县等地熬制的食盐,经浙江的第二大河流椒江逆水而上,再经永安溪到达仙居的皤滩镇,要往内地辐射,便要翻过高高的苍岭群山。现古道保留10多段,长度约4000米,路面宽1.0-1.8米,采用块石路面、条石块石结合路面、条石台阶、块石台阶等几种铺砌方式。古道上保留有明代点将台遗址和茶亭,古道原通过重要村庄设有驿栈、驿铺,沿路设有驿亭及庙宇,五湖四海的商人在偏僻的山区,开辟出一个如此繁荣的市场,一千年来挑盐的盐夫往复在高峻的苍岭山道上,商队的脚印踏过丛林浓密的古道,络绎不断地绘制出一幅历史的画卷。

 

  截至目前,缙云县共有十二处省级文保单位。下一步,文物部门将开展新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和保护规划的编制,同步做好文物的保护、展示和利用。(缙云县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