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重现3000余件晚清徽州盐商资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月10日,记者从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获悉:存世一百多年的徽州盐商资料日前在合肥初现真容。多位徽学专家认为,这是安徽境内发现的成规模、成系统的第一手盐商资料,对研究徽州盐商有着重要价值。

  据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小坡介绍,这批资料涉及晚清众多徽州盐商的账簿、诉状、信札以及官府通告等,共50多册、3000余件,目前将从第一阶段清点工作转入后续的深入研究。

  徽州盐商是徽商重要一支。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到道光十年,徽州盐商基本把持了两淮盐业的运输和买卖。在合肥发现的这批资料,主要涉及清道光至民国时期的盐业及盐垦公司,包括庆丰恒、恒泰祥、吉丰恒、和丰泰等10多家盐业商号。

  在整理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及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许承尧参与盐业经营的资料。张小坡认为,未来可能会对清末徽州盐商展开深入研究,因为关于清末徽州盐商研究,学术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研究过,(学术界)认为徽州盐商在清末已一蹶不振,但通过整理发现,实际上徽州盐商经营状况还是不错的,比较活跃,人数和规模也很可观。

  据悉,这批资料涉及多宗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盐业诉讼、纠纷,不仅有盐业公司之间的官司材料,也有盐业公司与地方政府、与流氓地痞之间的纠纷记录。其中,保存有目前所知篇幅最长的一份晚清盐商诉讼案卷抄件。

  这批资料是由安徽知名收藏家郁建明2012年在徽州区所得。郁建明10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当时,一位徽州商人后代打算处理封存老宅中百余年的盐商资料,后经多次沟通,得以悉数收藏,并带到合肥保存至今。

  “当时我判断这批资料的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很不错,因为我个人也喜好收藏,朋友建议我展览,后与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对接,相关人员帮忙整理了一个多月。”郁建明说。

  郁建明表示,希望政府和相关机构能够参与其中,这批资料虽然很有收藏价值,但对于学术研究更具有参考价值。“待前期整理完场后,将举行徽学方面的国际性学术研讨活动,并将文件资料汇编成书出版。”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