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大清邮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李鸿章从国外访问归来时,他或许会发现目前清国已建立起了皇家邮政服务系统。这项服务是仿照欧洲模式建立的,并将接受赫德爵士的指挥,赫德先生已被大清皇帝任命为邮政总监。在此之前,清国的邮驿事务一直归负责军务的大臣节制。

 

  在明朝中央高度集权时期(1368-1644),北京政府很重视驿站运输和邮政传递,运作也相当规范有序。然而到17世纪,由于政府官员从中渔利,这个驿传体系就在很高的发展水平上崩溃瓦解了。只是到了第二个满清皇帝继位之后,这项服务才又现辉煌,事实上还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随着新疆土的不断征服、扩展,中央与边地之间需要取得良好、频繁的联络,这比以往显得更为急迫。为了管理和从整体上控制这项服务,北京特别任命了一些官员,这些官员直接由朝廷负责军务的大臣监督。在这些驿站内,所有供远途传运使用的必需品,诸如马匹、骆驼、车辆、船只等等,都全部齐备。大多数驿站都设在主要道路的旁边。 这项服务分为两个等级,政府公文和急件为第一级邮政,普通旅客的行李和军队需要转运的战争物资属于第二级邮政。这个皇家邮政系统现今由帝国邮政总监管理。帝国邮政总局设在京城,而分局则限设于各省省会并由邮政副监们负责。这些官员都是专门从上层军官中遴选的。 皇家邮政理论上只负责转寄和传送政府通告、条令和类似的官方文件,但实际上,信差同样也传送高层人物的私人信件。信差是经过特别挑选的,并享有某些特权。例如,他们可以免费住旅店并要求当地为他们的马匹免费喂食饲料。

 

  第二级邮政服务就是人所共知的“普通邮政服务”。这一级邮政服务现已遍及清国全境,其总部机关设在北京,而凡是有城墙的中国市镇都会设有一个分局。地方长官,一般也是辖区的邮政局长,负责指挥和管理下属,这些下属则担任区域性的邮政局长,同样,区局长负责指挥管理邮递员和信差。他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从他们的站点转寄或投递到离他们最近的那些站点。两个站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不超过100华里,这大约相当于40英里的路程。每个站点都有一个人负责登记收到和转寄出的所有信件。所有用于邮政的房屋都归政府所有。 几乎所有需要寄送的官方文件都盖有一个特殊的标记,表明需以多快速度来传送这些邮品。普通文件标明日送200华里,大约相当于每天80英里;有些特别需要加急传送的文件可望每天传递400华里,而有些十万火急的文件则需要每天传送800华里!而信差不管天气如何必须完成这段路程,否则会受到惩罚。清国曾经有过最快的邮传纪录是每天穿越280德里(将近1400英里),或相当于每小时14英里。这个纪录产生于1851年太平天国叛乱期间。这种邮政服务的费用由各省负担。

 

  尽管清国皇家邮政体系已非常完备,然而,即使在过去几个世纪内,它也从未在任何程度上为商业或私人利益提供过服务。即便已经允许商人和普通民众通过这项服务寄送信件或包裹,但人们仍然怀疑邮政官员是否会利用这项特权来谋取私利,他们怀疑这些官员私拆或篡改私人信件。这就导致了以下的结果,即在这些都市和商业城镇里建起了民间的票号,负责转寄信件和包裹,以方便那些银行家、商人和普通百姓。在大城市里,通常有几家这样的私人商号,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其结果是出现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情况,即“邮差们”到顾客的住宅门口去收集邮品,而不是顾客把信件或邮包送到邮局。

 

  这些私人票号把邮品或者委托给定期往来于不同市镇之间的民船,或者委托给邮差。这些信差中的大多数都是徒步投递邮品,虽然他们偶尔也骑马。所提到邮船中的每条船上面都有一个指定的受托人,负责接受和发送这些邮品,以及负责照看邮品。所有信件都会在收件处登记挂号,注明邮品内容,并被保险至它们的全部价值。在邮品重量问题上,这些票号都显得非常大度。邮资并不是必须预付,但按惯例,发信者付大约30%的费用,其余由收信者支付。这些私人票号常常是为他们的客户记流水帐,每月结清一次。如果发信者需要一封信件特别迅速、安全地付邮,他就会在信封上写下一个承诺,保证对这封信件的发送再慷慨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

 

  邮品经由信差传送也同样是安全和迅速的。平均说来,这些信差每小时能步行一德里(4.6英里)的路程。他一到达自己的送达站,就立即将邮品传递给下一名邮差,而这个人不论天气状况如何,必须马上启程向下一站传送,并把它交到第三名信差手里。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邮品到达它们最终的目的地。邮差们途经的地方往往是纯粹的荒野或人烟稀少之地,这样容易遭受强盗的袭击,为了自卫,邮差总携带着武器。

 

  至于邮品投递的费率,它们并非固定不变。对于常客来说,费率虽然大体上是固定的,但对于偶尔上门的顾客,他们所支付的费用则相对要高些。至于短途递送费率,要比德国低,而长途递送费率,比如说超过50英里的范围,费率自然要高些,因为邮品传送须转手数次才能完成,这种私人邮政体系很好地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信件和邮包的传送就象我们自己携带着它们一样安全可靠,尽管稍稍慢了点。大额的银钱也通过这种方式收送,这笔银钱,假如用船运送,会由这艘船的船长对它进行称量并开具收据,他会收取一个较小数额的百分比作为邮资,并保证把这笔钱送到收款人手中,从中出现偷窃的行为鲜有发生。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