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发展基因 让古村落生机勃发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上,有一组数字让人看完触目惊心: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古村落的迅速消亡不仅让那些各具地方特色的历史人文逐步消失,同时也让这些年频频见诸报端的“乡愁”二字慢慢飘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保护古村落显然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中国经济网)
能称为古村落,大都历史悠久,古典古香,再或是因名人典故而闻名。毫无疑问,古村落自身就是一个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故事,寄托着乡愁悠悠,见证着历史变迁,甚至可以称为活化石。令人痛心的是,由于受到时光和风雨雪霜的侵蚀,许多古村落岌岌可危,甚至成为人们永久的记忆。上述数据就是例证。由此可见保护古村落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否则,一旦消失用金山银海也买不到。实践证明,保护古村落,既要靠立法保护,更要靠社会合力,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要用发展的元素延续古村落的生命,并让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注入发展元素,给古村落输血强体生机促其生机勃发。大多数古村落,存在着生存危机,急需救护。但是,救护古村落是一道综合性社会考题,需要全社会齐心合力来应答,而且答好这道考题困难很多,实属不易。既需要立法保护,形成保护红线;更需要社会各界扶持,给古村落输血强体,促其焕发生机。例如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倾斜,制定和出台统一保护和修缮方案,组织专业技术队伍进行建设修缮等等。总之不能让村组甚至农户单打独斗,方能形成众人添柴火焰高良性机制,方能让古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
注入发展元素,让古村落内强素质,强身健体。历史的发展实践证明,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方能起作用。否则,就可能形成外热内冷的“夹生饭”,效果不显。因而,各级政府要在加强引导扶持的同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让古村落农民做到内强素质,强身健体。努力做到因势利导彰显古村落文化内涵魅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壮大村级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充分调动和激发村组和广大农民参与保护古村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他保护为我要保护,人人尽心尽力,个个争做奉献,方能让古村落行稳致远。
注入发展元素,使古村落重现青春,长生不老。如今,人人讲养生,个个想不老。古村落都已进入暮年,唯有让古村落重现青春,才能促其长生不老,彰显魅力。要用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挖掘和传承古文化,对频危的古村落进行保护性修缮。同时要做好发展与保护大文章,明确发展并非都是大拆大建,面貌一新。要在发展与保护上下力气,做文章,使其相互融合,互为促进,既彰显古典之美,又具备现代化特色,让古村落成为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尽心尽力,必将能让千万个古村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增光添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