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南宋官窑博物馆邂逅“完颜阿骨打”

  “塞上牛羊空许约”,看过《天龙八部》的朋友,都知道萧峰答应阿朱,办完最后一件事就陪他去塞外放牛放羊。可惜,他失手打死了阿朱,未能赴约;除了阿朱,他还有负于一个重要的人——完颜阿骨打。

  书里讲,萧峰带着阿紫去长白山找人参的路中,救下了猎人打扮的完颜阿骨打,交谈下引以为友,两人也相约日后再聚,最终空许约。不过,此时阿骨打所处的任人欺凌的小部落,却因为萧峰的出现改变了这支部族的走向……

  小说终究是小说,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本周五,南宋官窑博物馆将举办“金·源——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藏文物展”,在杭州人熟悉的南宋文化为核心的基础上,引进了与南宋相平行的朝代——金,选取了金国建立初期的出土文物到杭州。而且,金的开国皇帝你知道是谁吗?正是“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是真实历史人物

  北宋初年,海古水畔,女真完颜部——一支游走于白山黑水间的部族,开始学习改变生活形态,过上定居的日子。海古水,是指现在黑龙江省松花江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阿什河的大小海沟河。“喜耕种,好渔猎”的完颜部,在这片区域烧炭炼铁,种植五谷,刳木为器。十一世纪末,完颜部又迁入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一带定居下来。

  “萧峰大概就是这个时候遇到完颜阿骨打的。虽然萧峰是虚构的,但完颜阿骨打可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很多市民似乎都不知道。”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笑眯眯地说,他率领着女真这个弱小的渔猎民族,走出白山黑水;轻骑三千破辽兵10万,靠着卓越的个人素质改变了历史,被戏称为古代“完美”皇帝。

  公元12世纪的中国,正处在混沌割裂中。偏安一隅的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极高的一个王朝,而周边区域的金代、西辽、大理、西夏、吐蕃政权的并立与更迭,也创造了各自民族的辉煌。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号上京。

  “据说女真建城定都后,圈了块地、围了堵墙后就说是都城了,汉人使者看了后惊呆了:这也算都城?但女真人非常谦虚,马上请汉人帮忙设计皇宫。”工作人员说,正如史料所讲,阿骨打“多仿效宋制,间有女真故俗”。上京会宁作为金代女真的肇兴之地,在这里,他们改造工具、创立文字,吸纳辽、宋文化,以先进的中原文明为学习对象,最后实现了从游牧生活到商农并重的封建都城生活的转变,奠定了整个金王朝的发展。

  宋人“花押”女真人也玩得很溜

  金代文化的起源就是以金上京为文明核心的金源文化。此次展览选取来自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共120件,种类涉及兵器、建筑构件、日用器、配饰、钱币、印章、铜镜等多个门类。

  有一些花押尤其有趣、漂亮。花押是什么呢?它也称“押印”“署押印”“戳子”,是将押字式样刻到图章上,用以代替书写押字的印章。要说最有名的花押,就是在书法和绘画领域造诣均很深的宋徽宗赵佶的“天下一人”了。这些宋人风雅之物,女真人也学得很溜。展品中的女真人花押,大多数是铜质的,但造型各异——有一只小小的葫芦形,上面写着“大吉”;有一只琵琶形的,上面的字是汉字“寿”;还有一只精致的骑俑造型,花押字是“惠”……平民百姓的花押都这么可爱讲究,说明当时汉文化是非常受女真人欢迎的。

  从展示的文物中,我们能看出,早期的器物粗糙、实用为主,游牧痕迹很重。但慢慢地,器物造型、纹饰以及制造工艺蜕变为后期的精致、奢华。记者看到一件精美的莲花形香具,是专门用来盛放调制好的香丸和香饼的。可见经济条件变好之后,女真人对品质和美有追求了。

  正如金庸小说里所写,完颜阿骨打后半生死磕契丹,却不曾动大宋半分土地,与萧峰有没有关系不知道,但是恐怕与他喜欢汉文化十分有关系。《靖康稗史笺证》中记录其二子完颜宗望曾说过:“太祖止我伐宋,言犹在耳”。和阿骨打生前相处时间较长的几个年长儿子,如长子完颜宗干、二子完颜宗望、四子完颜宗弼(这个完颜宗弼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说岳”故事中的金兀术,攻宋的主将)都很崇尚汉文化,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完颜阿骨打的喜好,以及他对儿子们的熏陶,也对以后金国的汉化影响很大。

  女真民族擅长学习优秀文化 值得今人学习

  在杭州,说起岳庙、岳飞,估计每一个小学生都耳熟能详。

  “岳飞是抗金名将,大家可能对金会有负面印象。其实,从这些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出,金受汉文化影响非常深远;所以,虽然历史上这段官方对峙时间很长,但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还是比较频繁。”工作人员说。

  从这精简的120件文物中能看出,女真人的一个特点被放得特别大,那就是:学习。

  清代学者赵翼称“金源一代文物,上掩辽而下轶元”。什么意思?就是女真人打仗彪悍,学习能力也是顶呱呱。“辽是敌方,但是好东西也是要学过来;金宋对峙多年,宋人的好,也是一样都没落下。”工作人员说,也许正是因为女真人开放、善于学习各族优秀文化的特点,才使得它从一支小小的部落到灭辽、灭北宋,最后其分支在清达到鼎盛吧。

  展览结语写道:“时隔数百年,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再去观望,抛却政权的对峙更迭,我们看到的是女真民族努力向上,学习优秀文化,兼容并用的积极态度。”这才是我们今天的人特别应该学习的地方。

  12月22日到明年3月18日,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七号展厅,抽空带着孩子去看看这个展览吧。通讯员 张必萱 记者 熊艳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