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价值解读增添文化强省建设底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讲文物故事,知家乡历史。12月27日,首届湖南文物价值解读与传播大赛优秀解说词评选结果揭晓,共50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5名。(12月27日 红网)

  由湖南省文物局、红网承办的首届湖南文物价值解读与传播大赛自从6月启动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湖南文物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文物是历史的瑰宝,是先辈给予的馈赠,通过文物价值解读,长沙秋收起义会师旧址、湘西凤凰古城楼等一大批代表着湖湘文史底蕴的文物将配以更加脍炙人口的解说词,以更加平易近人的姿态与公众见面。这也让静默无言的文物可以创造性地以人们直观感受的方式,领域到它们的个中价值,有利于激发湖湘儿女对于自身家乡地域的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

  对于文物的价值乃至文物保护,很多人的固有印象可能就是模糊的。在传统眼光看来,静态的文物摆放在安全的地方,确保其不受损坏就是一种保护。但时代变了,文物保护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物保护更注重时代的传承性和公众的参与性,是新形势对我们的要求。

  这意味着,今后的文物保护公众,必须踩准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要让文物说话,让地域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能够更好地深入人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崭新的活力。

  人类文明是渐进发展的,区域文化建设也是传承推进的,我们不能指着如今象征着城市文明的高楼大厦,就说它是我们三湘文化的全部;我们也不能剥离开既有的文化基础,来建造一个没有历史追溯可言的文化空中楼阁。

  湖南在未来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转变过程中,更是要牢牢地立足于脚下的这片三湘热土,并在其中挖掘出所有有利于如今文化建设的因素加以充分运用。而本次湖南文物价值解读和传播大赛的意义,就在于在过往人们可能会忽略的文物领域找寻到可以努力的方向乃至突破口。源远流长的湖湘历史文化所留下的众多文物,也只有在现实中找到可以发挥价值的归宿,才能重现昨日的荣光。

  文物价值解读和传播,正是起到了这种重要的媒介作用,它会让湖湘儿女们明白,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为何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拥有充分可能性的目标;前辈留给我们的,并只是一堆“老古董”,而是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时空的变幻而依然可以激发的精神动力。现实中,文物是属于湖南独有的文物,文化强省建设目标构建的是具有浓厚湖湘气息的文化强省。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我们信心百倍,戮力前行。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