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剑丹青——岭南美术风骨公益讲座"在深圳首讲

        丰饶、广袤的岭南沃土,不但孕育了万千生命,也给了人们艺术启蒙和艺术生命的灌溉,岭南美术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

 

        12月9日,由广州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主讲的“倚剑丹青——岭南美术风骨公益讲座”全国行,在深圳城市艺术博览会首讲。该讲座结合岭南美术的发展,从不同视角,不同脉络,不同题材,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岭南美术的风骨与家国情怀以及当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

 

        岭南美术精神历史悠久,居廉、居巢绘画艺术思想经过师承接受了宋代绘画的现实主义思想。不同的是,它并没有经元代以降文人画思想的洗礼,而是远离了文人的水墨符号,转而趋向生动的现实。民国以来,随着掀起的战火,岭南美术也在进行革新运动。

 

        西洋画法传进中国,岭南画家首开中西结合之风,“岭南画派”独步天下,推行中西合璧的中国画笔墨形式。创作的一丝不苟与革新精神的异常大胆在高剑父身上得到融合,“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岭南画派,给岭南美术注入了勃勃生机。关山月西北抗战宣传写生以画笔写江山的精神更可谓是一脉相承。

 

        岭南画派提倡师法自然,重视写生。高剑父论绘画创作说:“要忠实写生取材大自然,即又不是一味服从自然,是由自己主见,经过心灵化合提炼而出,取舍美化,增强效果。”

 

       “上马杀贼,提笔赋诗”的家国情怀与“艺术救国”的艺术革命思想的碰撞促使高剑父一手创办春睡画院,为岭南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大批人才。春睡画院堪称岭南画派的“摇篮”,素有广东画坛的“黄埔军校”之称。

 

        在10月举办的高剑父诗词抄录书法笔会上,李琰表示,如何让高剑父以及他所代表的岭南美术精神与当前这个时代靠的更近,走进人们心底,是自己一直思考的探索的方向。而在2016年的“山月回望·岭南经典——关山月精品展”上,李琰说,在文化全球化、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重新认识岭南画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时代在发展,岭南美术风骨铮铮,蕴含蓬勃的民族生命力。李琰表示,希望“倚剑丹青——岭南美术风骨公益讲座”,不仅让社会理解岭南美术文化与内涵,更是直面当代,树立文化自信。

 

        据介绍,高剑父纪念馆是为纪念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而建立的,是一个研究高剑父以及岭南画派艺术发展的重要场所。馆内陈列了高剑父先生的生平事迹,展示了高剑父先生的部分画稿、写生稿等,重点介绍了高剑父先生的艺术发展过程及成就。 责任编辑:木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