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展出144件古埃及珍贵文物 引发观众热烈追捧
隆冬的寒意没有阻止人们的脚步。今天早上9点河南博物院刚开门,入口处就排起了长龙,他们都是慕名来欣赏此次的古埃及文物展览的。
据了解,由中国河南博物馆和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展览活动昨日在河南博物院正式与观众见面,共有在144件珍贵文物分日常生活、宗教、葬礼仪式三个板块展示了古埃及从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2040年)至后王朝时期(约公元前664-332年)古埃及的日常生活、宗教和丧葬习俗。此次展览的文物大都发掘于像底比斯的王后谷(现代卢克索)、阿修特地区和盖博拉地区等著名考古遗迹。
神秘的木乃伊是大部分人对古埃及的初始认识。这次展览也展出了几个包裹严密的木乃伊以及木乃伊的配饰,棺木等文物展示了古埃及神秘的丧葬习俗。古埃及人十分重视死亡后人的的生存问题,所以他们通过手术把死人除象征着智慧的心脏外的所有脏器都摘除了,并通过化学手段对尸体做了精密的防腐。为了保护亡灵,他们在木乃伊身上挂上了像圣甲虫一样的装饰品作为保护,同时在木乃伊的手上或者脚下放上用写了咒语的莎草纸,为亡灵指引方向。
除了木乃伊,棺木也是此次展览的重头戏。棺材从古王国时期开始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变。它随着古埃及人来世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史前时期用草席包裹尸体,古王国时期如木盒子般的木制棺材,中王国时期承载着宗教色彩的房中之屋,而新王国时期则赋予了棺材更多的神话色彩。棺材在古埃及经历了从“存尸容器”到“转世场所”的过渡。
都灵埃及博物馆馆长克里斯提安·哥里克说“事实上,与其说古埃及人对死感兴趣,不如说他们对生更感兴趣。因为在古埃及人看来,人死后会开始另一段生命,保存遗体是为了延长自己的生命。”
除了丧葬习俗,古埃及的神像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古埃及奉行多神制度,每一个地区都会有自己信仰的神祗,随着地区的交流与融合,两个或者多个神祗就可能化成新的神。古埃及人也信仰动物,在这次的展览中就出现了猫、鳄鱼、鹰等动物的木乃伊。
影视剧中的古埃及女性用矿物染料涂抹在自己的眼圈周围,并且还伴有长长的眼线,从这次展出的古埃及女性的彩色雕塑来看,这是符合古埃及妇女的特征的。受当地气候、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古埃及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遵循着严格的个人卫生保健规则,并且对于化妆有着不可比拟的热爱。
“平时工作忙,也没有时间来陪孩子,刚好趁着这个展览,一起带着儿子来看看。”我遇到市民孙先生时,他正带着几岁的儿子站在奥西里斯神青铜雕像前面,小朋友坐在孙先生的肩膀上,专注的看着眼前这个雕像。“孩子可能看不懂,但是看得多了,对他以后的发展总是有好处的。”
实际上展览馆里面像孙先生这样的人比比皆是,面对着孩子们充满童稚的疑问,父母们总是会尽力解答,而旁边的解说员也会随时的提供帮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荡漾在这个博物馆里面。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3日22号,下一站将到山西、辽宁等地巡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