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三件瑰宝昨晚惊艳《国家宝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10日晚,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湖北省博物馆专题。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三件国宝惊艳亮相。明星守护人和文博人员共同讲述、倾情演绎国宝的前世今生。

 

  作为央视2017年的重磅项目,《国家宝藏》历时两年研究、开发,集结了包括湖北省博物馆在内的国内九大顶级博物馆(院)的27件镇馆之宝参与节目制作。为让国宝“活起来”,栏目组创新节目形式,除请九大博物馆(院)“看门人”坐镇点评外,邀张国立作为001号讲解员,王刚等一众明星守护人以小剧场形式倾情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文博人员讲述今生故事。

 

  湖北省博物馆从24万余件馆藏文物中甄选的三件“国之重器”分别是: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

 

  王刚作为曾侯乙编钟的明星守护人饰演曾侯乙,与楚惠王交锋。楚惠王以向曾侯乙讨教编钟为由,试探曾侯乙是否真心结盟,曾侯乙则以编钟一钟双音表达曾、楚两国可以和谐相处,他还饱含深情地说:“若这60多枚编钟齐奏,定是磅礴的盛世乐章。”曾侯乙编钟的今生故事,由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主任谭军讲述,他用在香港回归时演奏编钟的击锤等,现场演示编钟的各种演奏技法,并与张国立、王刚在编钟复制件上合奏《东方红》。作为全国唯一开设编钟古乐演奏的老师,谭军携90后、00后学生,演绎“很美”“很酷”“好听到爆”的不一样的编钟。

 

  明星段奕宏化身“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的剑灵,以独特视角演绎了越王勾践的传奇故事。省博文保专家则向观众揭秘其千年不锈的原因,并试图还原其2500年前的真容。

 

  栏目组将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振裕请到现场。湖北省博物馆推选的三件文物中,有两件是他亲手挖掘的。他深情讲述,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他亲手取出的文物,竟然有后来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刚从楚墓挖出来时,上面还套着剑鞘,把剑拔出来时,宝剑寒光逼人,锋利无比,还把考古人员的手指划破流血了。用剑划纸,竟然一次就划破了二十几层纸。

 

  陈振裕参与发掘的另一件国宝是云梦睡虎地秦简,共1150余枚,墨书秦隶,4万多字,其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包括20多类法律条文。墓主人是秦朝一名叫“喜”的基层官员。法律专业出身的明星守护人撒贝宁,自言仿佛与“喜”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在前世部分,撒贝宁饰演“喜”,与属下玩法律知识抢答及情景再现游戏,很有喜感,也一再刷新观众对秦代法律条文的认识。譬如,规定官员下基层巡查,要自带口粮;禁止春季二月到山林伐木。最早的法医记录、最早的刑事侦查书籍、最早的环保法、最早的人权法……云梦秦简还创造了很多之最。三名与“喜”的身份相似的基层民警,则从古今对比的视角,再次诠释秦简的重大意义。《国家宝藏》通过寓教于乐方式,向公众展示泱泱大国的文化基因密码。昨晚的节目播出后,不少网友纷纷为“守护历史、守护华夏正音”点赞。

 

  湖北省博物馆负责人称,荆楚文物瑰宝曾多次亮相央视舞台,但之前多偏重学术化。本次湖北省博物馆推荐的3件顶级文物在九大馆推荐的27件文物中,颇具代表性。(记者 海冰 通讯员 连红 孙夏)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