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万件罗布泊史前文物在新疆鄯善县展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月3日上午,在位于新疆鄯善县新城西路的一家文化博物馆,几名参观者为馆内“精绝”的石器文物叫绝。这家藏有在罗布泊地区地表采集到的10余万件石器、木器等文物的博物馆,近日一经开放就以其神奇和神秘的藏品吸引了不少考古工作者和游人前往。

 

  罗布泊,一个神秘而又危险的名字,随着斯文·赫定、斯坦因以及黄文弼、彭加木这一批探险家、学者对罗布泊地区的探索,人们对罗布泊地区的认知反而越发的神秘,无人不想知晓这片“死亡之海”的真实面貌。

 

  武宗云,是一位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的专业画家。正是罗布泊这片“西域文明的摇篮”吸引他踏上了行者无疆的道路。20多年来他徒步深入罗布泊110多次,在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同时,在探险之路上捡拾到并用命背回来的石器标本达10余万件,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罗布泊的远古文明。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原所长夏训诚曾说:“武宗云不计安危,冒着生命危险采集了大批标本,为科学家们的科考工作提供了条件和重要线索。”

 

  2013年09月13日,《中国科学报》以《画家武宗云:罗布泊守望者》为题刊发了武宗云的故事。

 

  “每次穿越罗布泊时,我看到狂烈的风沙掀起了罗布泊地区的汉晋时期、新石器时代甚至更久远的地层,陶片、细石器几乎四处都是。”武宗云告诉记者,如此精美的石器等文物常年处在风沙及暴晒的双重侵蚀下,不出数年,这些文化瑰宝便会成为一抔黄沙,永远的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于是他在20余年前开始在探险的同时,也在抢救性在地表采集这些石器。

 

  “在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办一座有关罗布泊的史前文化史博物馆。”这是武宗云最大的愿望。

 

  随着采集的石器越来越多,武宗云在新疆鄯善县创立了这个博物馆,使这些瑰宝得以最好的保护。

 

  据武宗云介绍,现博物馆拥有各类石器10余万件,其时期主要为距今十万年至一万年之前,其中以细石器为主;此外还有陶器、木器、漆器等文物,其时期皆早于魏晋时期之前,其中汉代器物居多数。其中石箭、石镞、石核、石叶、刮削器、砍砸器、玉锤、玉斧及玉杖头等精美石器更是数不胜数,每件精美的石器都在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诉说着古西域灿烂的文明。 (记者 高长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