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胎釉识别真品元青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至正型元青花胎质洁白润腻,有玉质感,用料应该是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混合泥料。制坯泥料可分为两类,一是面料,这是一种细腻、可塑性好的泥料。在模印成形填料时,主要使用在需要修坯的壁面部分或制作小的雕塑件,用量较小,目的是要保证外观表面平整光滑。

 

  第二类是混合料,其中瓷石的粉碎不完全,要保留一定量的细粒状体,在“二元配方”料中起着骨料的作用,以保证瓷器在高温烧结时瓷胎减少蠕变率,是模印成形填料时的主要泥料,用量很大。由于混合料细粒状瓷石的存在,圈足制胎时胎坯中留有较多孔洞和疏松,修坯后刮削面不平整的凹坑也很多。而瓷器的外表面修坯痕清晰可见,但无孔洞和凹坑。瓷器的外表面有时会出现釉下面料起皮的现象。这就说明外观表面与其它部位用的胎泥不一样。

 

  传世元青花瓷器圈足胎面上应有自然磨损的痕迹,磨面光滑的像水磨石面一样,磨面有少量颗粒状白色沙砾。在底足露胎面上应该有一些褐色斑块,用放大镜观察有金属光泽,说明胎质中含铁质材料量较高,同时还可看到一些有珍珠光泽的气泡,宛如珍珠,可明显分辨。用肉眼观察,这些气泡是晶莹的亮点,廖若星辰。另外,瓷器胎釉结合处一般存在自然生成的深浅不一的火石红线。

 

  经过近20年的收藏经历、实践磨练,武常(武常对瓷器、古籍(民国以前的线装书)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鉴赏能力。)有一些体会:首先,在收藏交流学习中一定要找对门路和结识良师,包括书籍资料一定要选用正确。其次,认识真品要从标准的标本入手,标本就是古瓷碎片。这些珍贵的古瓷片,正是认识元青花、熟悉元青花、掌握元青花特性的法宝。通过大量的摸索研究总结,才能让收藏研究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去鉴别真伪,淘得真品。经常不断地对照标本交流,认识青花真品,熟悉青花真品,多看博物馆里的资料核对实物找感觉,从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

 

  最后,要勇于展示自己的收藏品,借此机会结识有实际经验的高手、结识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倾听业内人士的评论和意见,不断获得收藏鉴赏的实践经验。“古丝绸之路大部分在新疆,中西亚国家的元青花都是通过新疆运出去的,所以在这里收藏到元青花真品还是有希望的。”武常说。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