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洪武青花与元青花的器型区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洪武(1368-1398)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朱元璋建国后不久,就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真正带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但是从南京和江西地区出土的大量民窑实物标本来看,洪武朝的青花瓷制作大都有元代遗风。

 

  洪武青花瓷的制作是在元代青花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洪武青花继承了元代青花瓷的传统,但工整有余,变化不足。器型以墩式碗或折腰盘、折腰碗为多,大都沿袭元末旧制;青花色泽偏灰,胎体厚重;图案装饰线条粗疏豪放,改变了元代层次多、花纹满的风格,趋向多留白;扁菊花纹使用较多,葫芦叶的绘画却不如元代规矩。

 

  元代青花瓷器造型以大件器为主,总的风格浑厚凝重,大盘的口径可达到50厘米以上。瓶罐之类的大型器均分段制作然后粘接,修胎不讲究,手触有凸凹不平之感。盘口往往制成菱口状,瓶罐往往有六棱或八棱的,壶制作成带把的凤首状,盖罐的盖制成荷叶状,瓶系制成S形状,一些器物还带有底座。

 

  而洪武青花瓷在造型上多少继承了元代枢府瓷古朴敦厚的风格,也以大件器物为主,主要有罐、大盘、棱口盘、碗、玉壶春瓶、执壶、盏托等。除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及口径在20厘米左右的大碗为釉底外,其余均为糙底。尤其是民窑器,如撇口盘、碗类,中部以下胎体逐渐厚重,有的与元代瓷器一样,或者折腰,或者器心留有叠烧的垫饼痕迹。官窑器则有所创新,着意于摆脱元瓷厚重的风格,为秀美飘逸的永乐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作者:国家注册高级古玩鉴定评估师潘保清)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