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缠枝花卉罐赏析
元青花缠枝花卉罐
元青花瓷器,作为开创者显赫于世界的瓷器发展史之中。其创新的工艺和豪迈奔放的气魄,开辟了全新的审美,它的出现反映了十四世纪中国对外瓷器贸易的盛况,中国的瓷业也从此开始了全球化的道路,元青花的形制、钴料以及众多的海外需求,使中华文化开始与异域产生了互动与交流。蒙元之世,朝廷与中西亚地区政治经贸往来最为密切,尤其元文宗登基之后,对外贸易成就斐然。
元青花瓷器的创烧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交往联系骤增不少积极因素。元青花瓷器最初烧造多应波斯地区(西亚伊利汗国)王公贵族之需,造型、纹饰、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风俗而定,一改宋瓷影青之纤薄小巧,隽秀素雅之风格,往往以器形巨硕雄健著称,其中大罐一类堪称代表。
本品则为元青花大罐三大经典造型之一,气息古朴雄浑,口沿绘以一周海水纹,肩部装饰六朵缠枝莲纹,罐身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近足处为仰莲纹。布局层叠有序,笔意酣畅,所绘牡丹饱满硕大,仰俯有致,风姿典雅;青料明亮妍翠,胎体厚重,釉色青白,腹部内外所见接胎痕明显,为典型元代器物特征。通身内外施釉,底部涩胎,部分泛火石红色。本品的青花与纹饰制作工艺方面颇具自身特色,展现了元青花丰富多彩的一面。
元青花发色因钴料提纯加工工艺与烧成气氛的不同从而展现出多重风格,与常见的浓重如墨、深入胎骨、锡光斑斑的青花不同,本品属于浓妍泛微紫、少见锡光类型。而器身所用牡丹纹是元代青花瓷器使用最广泛的纹饰之一。“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牡丹为我国园艺花较早的观赏花卉之一,其品种以洛阳出产为贵,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而“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洛阳帝国牡丹不仅以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而美誉遐迩;也以其造化钟情,天下君临而总领群芳。元代辽阔的疆域与悠远宏阔的民族风情正好契合于牡丹大气雍容的姿态,故而被制作青花瓷器的艺术工匠广泛喜爱和使用,成就了一代经典青花纹样。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