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完成新增省级文保单位保护标志碑安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宁海县文物办完成新增3处(12点)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的安装工作。

 

  201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了我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核定的28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宁海就有3处,它们分别为万年桥、戊己桥、宁海石碾群。文物保护单位升级的后续工作就有树立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公布的省级文保单位散落在宁海县各个村落,万年桥在黄坛镇榧坑村,戊己桥在胡陈乡大麦塘村,宁海石碾群又由10座石碾组成,老学校石碾、老爷庙石碾、公园石碾、集福寺石碾在长街镇,许家山石碾、寺前王石碾在茶院乡,岭下石碾在深甽镇,力洋孔石碾在力洋镇,东岙石碾在一市镇,梅枝田石碾在越溪乡。

 

  由于各文物分布过于分散,给安装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宁海县文物办在保护标志碑的选材、制作、运输、安装上派专人负责落实,截至目前,文物办已完成此批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的打造及安装工作。

 

  文物链接:

 

  万年桥位于宁海县黄坛镇榧坑村村口,建造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南北向横跨于大松溪上,为榧坑村村民外出之通道。 万年桥拱券砌筑整齐,基于天然岩层上,形如半月。桥全长34米,桥面净宽4.8米,矢高10米,净跨18米。桥面两侧纵向排列有不规则巨石数十块,一可作桥栏,二可作歇足聊天之用。据县《交通志》记载,万年桥为本县跨径最大,全省第二的单孔卵石拱桥。在全省的古拱桥中,仅次于泰顺彭溪桥、新昌吉安桥、天台永福桥,名列第四。在宁波,甚至浙东,则位居第一,目前已被列入宁波十大名桥之一。

 

  戊己桥位于宁海县胡陈乡,东西向横架于胡陈港尾部的大麦塘中堡溪上,距县城23公里,桥北二里为西张村,桥南二里为田岙村,为宁海到胡陈、长街的古道,至今仍是力洋和西张村通向桥南车家村的交通捷径。 据《宁海县志》记载,戊己桥始建于清代道光戊申年(公元1848年),成于道光己酉年(公元1849年),各取起迄旧式纪年中的第一字作桥名,因名“戊己”。桥为跨海柱石石板平桥,初建时可通航。桥体全长150米,有48孔,又称“四十八洞桥”。后在建造公路时被填了一个桥孔,现仅存47孔。现桥体全长137.5米,宽1.65米,高2.65米。桥面由长约3米、宽约0.5米、厚约0.3米的三块条石并排合成,两端搁置在三竖一横一斜拄的条石桥墩上面,这样一孔一孔共47孔连成整个桥体。桥墩厚为0.35米,由长度为3-4米的长条石互相榫接而成。西侧桥头立有凉亭,亭内立有“戊己桥重修纪念碑”,记载了1999年西张村人鉴于古桥久经潮蚀,筹资3万余元,全面维修古桥的经过,后附众多捐资人名单。

 

  宁海石碾群共7处10座(只),时代跨度为明——民国时期,分别位于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西岙村、茶院乡寺前王村、许家山村、深甽镇岭下村、力洋镇力洋孔村、一市镇东岙村和越溪乡梅枝田村。其中西岙村四座,其他各村分别一座。(宁海县文物办)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