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保护文化遗产 彰显城市底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观音故里”遂宁,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之称,有着丰富而珍贵的历史遗存。千年文脉的延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遂宁人。

 

  被誉为“东方仙画”的宝梵壁画、世界手工制盐活化石的卓筒井、西来第一禅林广德寺……在遂宁,这些如数家珍般的历史遗存被完整保存,具备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目前,遂宁市核定公布的国有可移动文物达18495件,不可移动文物共有25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文物保护点2305处。另有国家级传统村落和省级传统村落各1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文物工作,遂宁在加强对文物保护管理的同时,在文物的合理适度利用方面也同步发力,让历史文物不再沉睡,而以其独特的气质“活在当下”。

 

  历史文物,承载着全体遂宁人的文化基因和共同的精神记忆。近年来,围绕历史文物的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遂宁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线上线下互动。遂宁国宝宋瓷相继在省内走向成都、自贡、泸州,国内走向了北京、上海、杭州、宁波、深圳、香港、澳门,还走向了日本和新加坡等国际舞台,扩大了城市文化影响力。一年一度的遂宁本土文化盛事——遂宁观音文化旅游节,连续多届的大会主会场设在广德寺,扩展了遂宁深厚的文化内涵。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遂宁已建成及正着力打造国家4A级观音文化旅游区、子昂故里旅游度假区、赤城湖书画文化旅游度假区等。

 

  在遂宁,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深入挖掘出文物资源中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等优秀传统和精神价值,实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鲜明的时代精神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出文物所蕴含的社会教育功能。让广大群众在鉴赏和享受文化遗产中,受到教育、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十三五”开局,遂宁市委、市政府提出富民强市“七大提升行动”。其中,“文化提升行动”被摆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实施“文化提升行动”,遂宁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绿色遂宁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通过打造文物旅游品牌,遂宁已培育出多条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景区和线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