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亿年前海底“毛毛虫”被发现 系寒武纪奇异生物

  12月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英两国古生物学者新近在中国澄江动物群中,发现一种新的寒武纪奇异生物。这种奇异生物生活在距今5.18亿年前的海洋底部,形似现在人们常见的“毛毛虫”,科学家将之命名为“长形黎镰虫”。

  本次研究领导者、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赵方臣介绍,此前发现的最早黎镰虫标本,位于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距今5.05亿年历史。而此次在云南澄江动物群发现的两块长形黎镰虫化石,不仅将黎镰虫出现的时间前推了1300万年,而且更完整细致地展现了黎镰虫身体形态特征,为人类更好地理解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的动物提供了新证据。

  从形态上看,此次发现的长形黎镰虫体长在1.5至2厘米之间,它们的背部长满鳞片,身体两侧各有一排弯弯的长刺,形态与现在人们常见的“毛毛虫”非常相似。科研人员推断,这些长形黎镰虫生活在寒武纪时期的海洋底部。它们视力极弱,只靠身上的感光细胞感知周边环境。平时它们趴伏在海洋底部,以海底的菌类和藻类为食,实在需要运动时,才像蜗牛一样,缓慢地挪动到下一个觅食点。

  寒武纪大爆发一直是古生物学界研究的热点。在距今5.41至5.20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几乎现生所有动物门类在短短两千万年的时间内快速出现,并经历大规模辐射式演化。

  “长形黎镰虫就是生活在寒武纪时期、且非常原始的一个动物种类,它可能与现在的腕足动物和软体动物具有亲缘关系。虽然它们早已灭绝,现在也没有‘直系亲属’存活,但了解它们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仍然对人类了解早期动物、研究动物起源具有重要作用。”赵方臣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科学报告》上。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