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钱的锈色入骨

  我在阅读稿件时,常看到有作者说××古钱“锈色入骨”,其实观其实物或照片,虽有不同程度锈迹,但并未入骨,说明其言语夸张或者根本就不知“入骨”之含意。

  其实,说是“入骨”,就是锈色侵入铜钱体内,锈与铜结为一体,要想清理品相,以硬器去除锈已全然不可能,因为锈与青铜已无法分割,要除锈青铜钱体,包括地章、边缘、字口都会连带遭到破坏,掉块或掉渣。

  当然,锈色入骨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我曾集得一枚“第十九”篆书,钱文古朴,生坑绿锈,同行看过,均无异议,唯独一位行家提出挑剔,我顿感不快,便单独将其提出,放在柜顶之上,以便日后细考。

  然而不巧,一日开柜门不慎,此钱从顶上掉下,摔开一裂纹。我懊丧之余用放大镜细观,裂缝中显示钱体肉质已变为蓝灰色的类似陶瓷质感,不但说明氧化入骨,而且整个钱体青铜已钙化,这应当是彻底入骨了。

  我还藏有一枚“泰和重宝”篆书母钱,亦属生坑绿锈,品相极佳,钱体较一般“泰和重宝”篆书钱大出3毫米,结果一次无意碰了一下钱文上的锈,没想到连钱上字的笔划也一块掉了下来,这也是入骨之锈,不过不如“第十九”入骨之深罢了。

  这段话说完,什么叫锈色入骨已经很清楚了,希望对藏友有一点借鉴作用。

  此次发表之南宋“乾道元宝”背“左松”铁母钱,从照片看,其锈色较深,边沿、穿角及钱文“元”字等,锈色脱落处,钱体已受到轻微损害,也应算有点上述特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