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实现基本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7第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雷山举行。 周燕玲 摄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实现基本保护 传统村落进入复苏期

 

  初冬的西江千户苗寨依然繁忙热闹,穿着盛装的苗家人载歌载舞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游客们则尽情地享受着原生态民俗的无穷乐趣。

 

  “我们是特意来参加苗年节的,华丽的服饰,欢快的歌舞,万人银海,美不胜收。”广西游客王莉华与其他来游玩的游客一样,皆被这美丽壮观的苗族传统佳节所陶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苗家人杨承德告诉记者,西江千户苗寨节日繁多,每年冬季的苗年节是最为隆重的。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也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近年来,雷山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将西江千户苗寨作为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试验,打造成“世界苗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和“贵州原生态民族风情旅游中心”。

 

  随着传统村落旅游热潮的兴起,杨承德把自家的吊脚楼改成了客栈,在寨子里吃起了“旅游饭”,并与寨子里的其他村民一样,不仅延续着乡愁,还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传统村落是活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生命体。西江千户苗寨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正是中国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26日,在雷山县举行的2017第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卢英方介绍,自2012年中国政府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经过5年努力,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已将4153个具有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卢英方表示,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的保护发展目标,实现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保护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具备了基本的安全防灾能力。传统村落进入复苏阶段,将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重新激发其发展活力,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继承弘扬。

 

  卢英方说,2017年已经启动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调查,经过这一次调查评估,全国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将基本纳入进来,预计总数将超过5000个。同时住建部还组织了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开发建设,预计将有100多个村落能够建立村落馆。

 

  在传统村落建设上,卢英方透露,将重点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法制化,进一步明确政府和村民在保护传统村落整体格局、传统民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继续加大政策等支持力度,研究设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区,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示范工作;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保护发展监督检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