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女郎山再现古墓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人员在仔细发掘古墓。(济南考古研究所供图)

 

  本报11月20日讯(记者 赵晓林)记者近日获悉,为配合章丘区女郎山郊野公园管理房建设项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于今年6月对拟建设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小型墓葬11座,其形制有土坑洞室墓9座、土坑竖穴墓1座、砖室墓1座。共出土器物36件。

 

  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介绍,此次发现的土坑洞室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均为竖井式,平底或底部略有斜坡。墓门大部分被取土破坏或被盗扰,仅其中编号为M1、M5的两座形制比较清晰,分别为拱形土洞门和砖砌门楼,多用石板、石块或素面砖垒砌封门墙;M5古墓的墓门为仿木结构门楼,形制较简单,上部残缺,两侧下部为长方形基座,座上外侧砌出倚柱,其内砌出榑柱、立颊,立颊上置中部设两枚长方形门簪的门额,门额上部缺失,墓门中下部辟有券顶门洞,门洞外侧砌封门砖墙,下部为平砖斜铺,上部为平砖横铺。墓室底部平面有长椭圆形和圆形两种,平底、弧壁或直壁、弧顶。

 

  考古人员说,此类墓葬可分单人葬和多人合葬两种,葬式为仰身直肢葬或二次葬,头向西或北,均有葬具木棺。此次发现的M5墓中有砖砌棺床。另外,此次发现的随葬品主要有瓷碗、瓷罐、瓷灯、铜钱、锡器等,根据这些出土器物推测土洞墓时代分属宋代、清代。

 

  此次发掘的一座土坑竖穴墓,墓室平面为长方形,长2.4米、宽1米,上部被人为取土破坏,残存深度为0.2米。墓内葬具为一棺,内有人骨一具,粉化严重。葬式可辨为仰身直肢。这座墓中随葬品较少,主要有瓷罐、铜钱等,根据出土器物推测该墓时代为北宋中期。

 

  另外一座砖室墓为双室砖室墓,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平底,顶部已被破坏。墓室四壁用青砖砌筑,砌筑方式为一顺一丁,顶部铺长方形石板。中间有一砖墙将墓室分为左右两个长方形墓室,两墓室之间有过道相通。墓室北部各有一壁龛,上下两层,有花瓣形装饰。底部不设铺地砖。葬具为木棺,棺内各有人骨架一具,均保存较差。随葬器物有瓷罐、瓷灯、耳饰、铜钱等,根据出土器物推测该墓时代为清代。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发掘的墓葬均为小型墓葬,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与之前发现的济南地区宋代、明清时期墓葬形制基本一致。此前2009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女郎山清理出汉至明清各时期墓葬400余座(本报当时曾做过跟踪报道),对研究济南地区各时期的葬制葬俗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