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大展扎堆 排队长龙成景
2017-11-22 16:10:26 作者:成长 高倩 来源:北京晚报 已浏览次
“中国美术馆太火爆了,排大队,队尾都快到三联书店了!”这几天,像这样的感慨不断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上出现,尽管北京已经进入了寒冬时节,但在位于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门外,每天都是人头攒动,参观热情持续高涨。据中国美术馆粗略统计,刚过去的双休日,参观量已突破2万人次,远超美术馆日参观6000人次的上限。
中国美术馆短时间内吸引如此多的观众,自然是因为有难得一见的精品展览。就在上周五和上周六,两大展览先后对市民开放,先是“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展览汇聚了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等20世纪书画大师共200余件套名作,其中90%的作品是首次走出美术馆的库房与公众见面。紧接着,百岁老人、国学大师饶宗颐的“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巡回展”也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出众多饶老难得一见的书画作品。而且,这两大展览的展期都十分短,都在11月26日闭展。此外,中国美术馆同期展出的还有“沧海一粟——刘海粟艺术展”、“宝藏经典 活化精神——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陈列”、“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典藏精品展”等重量级展览。展览信息一经媒体发布,即引发众多书画爱好者的观看热潮。
周六上午记者在前往美术馆参加饶宗颐画展开幕式时,就遭遇了长蛇一般的排队人潮,队伍中有古稀老人,有一家三口,还有结伴而来的中学生、大学生,甚至还有刚下火车拖着行李箱的游客。记者询问了队伍中的几位观众,他们表示都是奔着齐白石和徐悲鸿的画来的,排在记者前面的是两位从东北来的游客,他们原本只是路过中国美术馆,并没有事先安排,但看到这里在排长队,一问知道有这么好的展览,立即改变原来的行程加入了队伍:“这次能看到这么多大师的作品,也是不虚此行,排队多等一会儿也值了。”虽然排队人多,但观众大多比较有秩序,几乎没有插队的,中国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检票、安检的效率也很高,尽管队伍很长,但只要没有限流措施,一般十来分钟都可以进去。
展厅内,观众有秩序地按照路线参观展览,有的低声细语,有的驻足品味,还有的拿出画本临摹。许多观众甚至是“二刷”“三刷”。“这么好的展览看一次看不够,我昨天是自己来的,今天把家人也都带来了。”一位北京的观众说道。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这次的展览如此叫好,正体现了这些艺术大师精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这些中国美术的大师和精英无不底蕴深厚,并由深层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激发出弘道精神,无论在国画、油画中都体现出正大、至刚、至中、至正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中国人亲近自然,赞美自然,发现美、创造美的精神。”他说道,中国美术馆藏有大量现代美术大师名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的创新性,更体现了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情怀。今天的“美在新时代”展览既是对“十九大”的庆贺,同时也为让今天的艺术家再攀新高峰,找到更好的参照物和坐标点,更体现了中国美术馆不忘初心,继承传统,弘扬大师的发展方向。
中国美术馆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每天参观的峰值是上午10点左右,一般中午以后参观人数会少一些,建议参观者错峰参观。此外,中国美术馆虽然是免费参观,但仍需观众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换取参观票,工作人员也特别提醒观众一定要带上身份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